第六十七章 海龙王出世(2/3)
不久,顾全武攻克越州外城,董昌只带了少数牙兵退到内城。钱镠派骆团入见董昌劝降,骆团原是董昌的部下,动之以情,晓以利害,董昌走投无路,只得布衣出城,交出牌印投降。
顾全武命武勇都监使吴璋率兵,用船护送董昌去杭州。五月十九日,船到小江南,董昌和一家三百余口,连同宰相李邈等一百多名“大越罗平国”的官员全部被杀。董昌传首长安。
也有野史说,董昌是投水自杀的。董昌对手下人道:“我和钱公都出身乡间,我曾做大将,现在又有什么脸面见他呢!”说完投水自杀。
从董昌做人的反反复复来看,其自杀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要知道,皇上已经赦免了他的罪行,即使到了长安,也不至于死罪,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自杀呢?这明显说不过去。
东浙的董昌成就了西浙的钱镠,董昌之后,钱镠独自占据两浙,终成霸业。
历史总有很多惊人的相似性,三十年之后,巴蜀之地,也有一个姓董的干了一件十分类似的事情。东川节度使董璋起来造反后唐朝廷,西川的孟知祥灭了东川的董璋,独占两川之地的孟知祥称帝立国,建立后蜀。
◆两辞越州
乾宁三年(896)八月,唐昭宗赐封钱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以赏平越之功。
遣供奉官宁全道赐钱镠旌节,又遣中使韩彞范宣谕,将越州授予钱镠,钱镠固辞,于是朝廷任命宰相王溥出镇越州。
王溥以钱镠对江浙稳定有大功,坚持要把越州授予钱镠,钱镠还是不答应,这是第二辞。
十月,唐昭宗敕改越州威胜军为镇东军,任命钱镠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赐铁券,恕其九死。
乾宁四年(897),钱铿到越州,正式接受镇东军节度使的任命,而后返回杭州,将杭州作为官府所在,称越州为“东府”。
此时,钱镠基本上控制了两浙,成为东部沿海最强的哥,他的对手只剩下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光化元年(898),钱镠将镇海军治所由润州(此前一直被杨行密占据)迁到杭州,朝廷加封钱镠为检校太师。
朝廷历来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锦上添花”。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昭宗命人将钱镠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与大唐开国功勋享受同等尊荣。
接着又开始美化钱镠的乡里,把钱镠的出生地,改名为广义乡勋贵里;平常住的营寨叫衣锦营,后来又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改称衣锦山;大官山改称功臣山。
作为一个臣子,钱镠的品级可以称得上位极人臣;作为一代枭雄,钱镠可以称得上是两浙“大英雄”。
◆衣锦还乡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人生最得意之事,似乎总是“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此时的钱镠,早已功成名就。故乡,可以回去看看了。用钱镠自己的话说就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无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风光满面归。”
那日,轰天炮响,振地锣鸣,幡幢招展,号带飘扬,彩云蔽日;
那日,盔明甲亮,骏马嘶鸣,刀枪闪闪,剑戟森严,威武雄壮;
那日,黄土垫道,净水撒街,乡民子弟,父老名耆,夹道欢迎。
在一对对金甲亲兵武士的簇拥下,春风得意马蹄疾,衣锦将军钱镠终于回到了故乡,大官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如今御赐尊号“广义乡勋贵里”。
钱镠重游衣锦城,大宴故老乡亲,山上林木都披上锦缎,还将儿时撒尿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泥玩耍的那棵大树封为“衣锦将军”。
修桥补路,盖房子修祠堂,发钱发物,赐地封官。对故乡的封赏,钱镠一样也没拉下,更没忘记为自己在老家造了一座豪华别墅庄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