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考试周(4)(2/4)
不过他们的记忆力应用范围也很狭窄,不可能做到记忆什么都像是拿起照相机按下快门、然后吐出一张照片,等到想看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看...他们只能记忆特定的东西,比如说数字,比如说人脸什么的。
这其实又和‘记忆大师’们重合了。
基本上记忆大师都是训练出来的,关音最近就在一个记忆大师们活动的论坛上看到了一个消息——美利坚那边有一个采访记忆大赛的记者,出于兴趣,在记忆大师和相关学者的训练下进行了一年多的记忆技巧学习和锻炼,然后获得了美国记忆比赛的冠军。
他的记忆力在没有接受训练之前就是普通人的水平,不好也不坏。
这能够说明大家都可以拥有优越如电影里一样的记忆力吗?并不会。只要了解过主流记忆大赛的比赛项目就知道了,训练出来的记忆力应用范畴其实很狭窄。比如说记数字、记扑克顺序、记人脸、记诗歌等等,做了针对训练之后,记忆大师们在这些项目中表现出来的神奇,简直能吓坏一票观众,让人以为自己就是生出来凑数的!
但现实生活中对记忆力的应用哪有那么‘单纯’!
不过,如果是某些方面有‘特殊需求’的人,记忆术还是有用的。比如需要记下一本外语词典,需要应付司法考试的学生,想要记下身体详细构成的医学生...当需要记忆的东西框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记忆术记忆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大大好于普通的死记硬背。
将这当成是一种记忆的‘小技巧’,就和‘记忆单词七个一组’、‘针对遗忘曲线进行重复记忆’、‘在不同的环境记忆同一个内容’一样,这样就好了。
至于说记忆术中鼎鼎大名的‘记忆宫殿’,也差不多是同样情况,名头很大,也确实存在,却远不如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那样惊人。
并不是说在脑海里建立一个‘记忆宫殿’,将想要记忆的东西塞进去就行了。先不说这件事本身就有难度,就说要记忆的东西,那也不是什么都可以的!
如果真的什么都能记忆,那关音之前就记整本《九大序列通识》了,何必现在对着思维导图用功?
就比如说,记忆大师们记忆扑克非常惊人,那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技巧。一般他们会有自己的‘图谱’,将三张扑克牌的任意排列想象成对应图片,如果是三张扑克牌一张图,那记下一副扑克牌就只需要18张图,这就大大减轻了记忆比赛时的记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