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构宋1157 > 第十九章 举荐

第十九章 举荐(1/2)

目录

“好教官家知晓,此是秘书省所进,便是所修的在京通用、六曹寺监、及各州县学的三部《敕令格式》。”

说话的正是秘书省著作佐郎富直柔,只见他立在垂拱大殿中,抬手正指着康履恭敬献去、放在赵构案前的一叠文册,“近岁以来,因行在迁播,各地法令格式淆乱不堪,都省遂令以神庙《元丰敕编》为底本,厘清律本。今功成,别具有四,便为:敕、令、格、式。”

富直柔身材挺拔高大,长相周正,声音清亮,年轻面容颇类画像中的富文忠公,令见者无不对他心生好感。而富直柔所说的,正是前些时日范宗尹等几人,忙得脚不着地的诸事之一。

但却仍是为赵构强行塞去了改革盐茶、旧钱、财政一事,以至于诸位相公便是压根不曾过好这个冬至节日。听闻范宗尹干脆便是搬去住在了都省的值阁中。

今日虽是冬至节日的最末一日,赵构却已是恢复召见了臣子。眼下随侍左右两侧的便是侍读学士秦桧与中书舍人刘珏。然则秦桧却站地比刘珏更贴近些,显是已透露出了几分远近亲疏来。

不久前,赵构赐秦桧服紫袍与金鱼袋,已是标志其正式进入了宠臣行列。

便听富直柔继续从容不迫道:“神宗圣训曰:禁于未然之谓「敕」,禁于已然之谓「令」,设于此以待彼之至谓之「格」,设于此使彼效之谓之「式」。此臣等之所谨遵倚循者,今呈送御前,愿官家备览。”

秦桧暗暗点头,他先前已是与富直柔打过照面。知其是青田簪缨贵家子弟,然则性子却也修谨,只见赵构面上亦露出满意之色。

富直柔乃是仁宗宰相富弼之孙,建炎二年,赵构急求举人才,御史赵鼎便推举了他。无论是出于老丞相的名望,或是宋朝惯例的大臣恩荣,行在朝廷遂以修史为名,再度召还了国史馆。

虽自仁宗起,就以宰相兼修国史为故事,然则赵构心下实颇为警惕,毕竟,春秋何可轻授?

便借口靖康之乱后,东京城中的秘阁藏书多败,重令翰林院权修国史事,实则是故意分去了李纲的一部分权柄。

只见富直柔退去之后,赵构问起道:“富直柔是靖康间赐的同进士?”

秦桧道:“闻其少敏悟有才名,名望亦佳。”心中却一动。

只见赵构点头道:“当除一侍从差职。”

秦桧轻声建议道:“不若自秘阁调任中书舍人?”

刘珏闻言眼皮一跳,他素来知晓赵构忌惮臣子随意举人。上一回赵鼎提议用苏轼之子苏迟,却被赵构直言:“台谏以拾遗补过为职,不当荐某人为某官。”驳斥批评了回去。但眼下,原先的另一位中书舍人汪藻勘磨到任,已外出为兵部侍郎,正是出缺时候。行在的各处纷纷暗潮涌动,暗地里正争得不可开交。却见赵构仿若不曾察觉般摇了摇头,居然不曾批评秦桧,反而似是默许了这种商量人事的行为一般,只道:“太速,非养储人才之道。”

秦桧低着头,却不禁想官家似在用人上颇为谨慎,但有时也极为大胆……如李纲百疏不倒,识拔吕颐浩、宗泽,还有那几个武将自不必提。不过,想到谣传中,官家也是以这句话拒绝了范宗尹提议自己进礼部尚书一事,不由几分无奈。

只听赵构道:“直柔除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令朱胜非拟旨。”

却说,此乃赵构重生过的第四个冬至节假了,却也是一般极简草草。除了第一天,冬至大祀之后,他现身在祥辉门上的重熙颁庆楼,给百官各自赐了茶点御饼之外,便是日日盯着一副地图与前线真定处的军报,午后则令侍读秦桧讲经。

那一日的宫中赐物,倒不止常参官、六参官,或是朔望参官,便是身在南京的大小官员人人各都有份,只是,断不可能如丰亨豫大时节那般的奢豪大方,反倒有些寒酸过头。然则,官家的“朴野”已是四年一如既往的习惯了。便连秦桧亦是听说,官场市井之中已出现了不少如“吃寒饼冷茶”之类的笑话流言。

而至若如王荆公诗中所说的什么“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之类的当年东京盛景,自是更不可能出现了。

相处至今,秦桧却也有几分摸不透身畔这位赵官家,只觉帝心难测。似完全不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老成过度一般,却又偏执胆大地出奇。便是处处透着怪异,只好用汪伯彦说的“类父”来解释。

譬如,此些所谓“卑宫菲食”的做派,实是同昔日朝廷号称的“丰亨豫大”一般,大有“伪饰”之嫌。却不知赵官家究竟是真如那首诗里写的“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一般,时时卧薪尝胆,还是别有他故?

赵构目送富直柔退去,忽然又侧头顾来道:“中书舍人一阙,朝廷可有荐人?”

秦桧心下一跳,顿时极为自觉得退了一步,拱手道:“官家,此该是李纲及都省之权,臣不当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