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4A落冰 突破(1/4)
丛澜去年那场腰伤很严重,是多年的劳损加在一起返还的难以忍受。
时好时坏,又因为没办法完全放弃训练,所以好得非常的慢。
特别是今年年初又脚踝受伤,也是因为状态问题训练出了差错。
这两个伤的叠加,让她上半年过得很是艰难。
每次运动员有无法上冰的长时间养伤出现,就会导致技术的回退。
这个时候,之前技术越厉害,并不代表伤后恢复越快。
有时候反而在恢复阶段,捡拾技术会比普通运动员更难一些。
竞技这方面的人体研究有很多空白,个体的情况不足以成为普世原理,只能当做特例。
以前丛澜Jr出3A,升组出四周跳,这种难度让世人惊叹,他们夸她是跳跃天才,从而忽略了她在滑表上的天赋。
实际她是全才。
由她衍生出来的“花滑女单标准”,离谱中又带着合理,那阵子,对身高体重骨骼甚至头围、脚码、手长、腿部比例等等,都有数据总结,不少俱乐部照着这份数据去找学生。
他们觉得,身体条件越接近丛澜,天赋可能就越接近。
于谨这边,也收到过很多人投递的资料卡,上面对身体的详细数据也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遇到过跟丛澜索契周期比较接近的数据,但相反,这个孩子的水平连桑莹都比不上。
队内之前倒是有人想要复刻丛澜,朝着这方面努力过,于谨收到的那个资料后来转给了他。
于谨没在这方面去努力过,他曾经是想有个丛澜第二的,只是在教学过程里,他很快就明白了,不可能。
没有丛澜第二,因为丛澜就是丛澜。
丛澜的身体数据确实格外适合花滑,但起作用的不单单是这些外在条件,还有独属于她、无法割裂的东西。
意识、智慧、学习,或者简单总结成为,天赋。
这些无法被复制的,共同造就了丛澜。
伤病之后的复冰训练,于谨很急,又没那么急。
他总觉得,卡在三周跳上的丛澜不是恢复不了她原本的跳跃水平,而是还没到时机。
一周跳很简单,二周跳也简单。
三周跳的时候,丛澜能跳出来的3T很丑,根本就不像她的水准。
然后她说,我试试4T吧。
于谨就让她试了。
结果摔得很惨,龇牙咧嘴的丛澜在冰上爬起来,没急着往于谨这边去,而是低头看着那个痕迹在思索。
于谨也没急着喊她。
他很多时候都由着丛澜发挥,给建议给指导,但不会要求丛澜所有的都必须听他的。
对如丛澜这样的天赋者,严格规范所有不如给她一定的自我反思发挥空间,后者的效果会更好。
旁边有人在练冰,时而传来摔冰声,时而又从她身边滑过。
丛澜就站在那里,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后,她抬头望了望于谨。
于谨眯了眯眼睛,他这会儿离得比较远,又没戴眼镜,不太能看清楚丛澜的表情。
只是他莫名地觉得,丛澜陷入了一个神奇的状态。
这个状态他曾经见到过。
那次结束后,丛澜出了4F。
她跳出来过,只是后续没再打磨,专注练她的4Lz了。
后来编排到节目里的四周跳要跟两个3A一起,难度也不比四个四周差到哪里去,就没再针对4F进行过多练习。
丛澜再次起跳的时候,跳的是5T。
一个很神奇,几乎不可能被人跳出来的跳跃。
五周跳,已经超越了人体极限,在不偷周抹冰缺周的情况下,就算T跳天然pre180°,它也不可能被跳出来。
丛澜练过,练它的原因是想练4A。
A跳的困难从3A发展至今没多少女单能跳出来,以及在男单角度依旧是难关,就已经可以看出来,4A会有多么艰难了。
四周跳跟三周跳是两个完全不相等的难度,那么,4A和3A的区别可以形容成两个次元的难度。
为了提高转速,丛澜练了很多次5T,摔得非常厉害。
四周跳的摔冰可怕,5T的摔冰就是可怖。
后来加了钓竿,陆地和冰上训练都有。
前者终归不是真正的冰上状态,所以效果甚微,于是就多了很多冰上的训练。
纵观丛澜的整个花滑生涯,她用到钓竿的次数屈指可数。
于谨也难得有这样的体验。
一开始两人配合不是很好,两三次之后就还行了,于谨用钓竿吊着丛澜,完成了很漂亮的5T。
那个时候周围的人都在喝彩。
于谨和丛澜也高兴,只是两人明白,这个用处不大。
钓竿的好处很多,它可以让运动员提前感受高难度的跳跃,从轴心到空中、落冰,擅于感悟的运动员进步飞快。
当然,也有用了很多次都没什么进步的。
丛澜的目的不是5T,是4A。
她也试过钓竿4A,怎么说呢,很丑。
许多人都喜欢丛澜的3A,不管是哪套节目里的,能看出来的共同感受都一个特点——自由。
她的3A不是硬挤出来的,也没有战战兢兢的胆怯,抬脚就来,随意就上。
像是看见一颗种子的破土而出,又像是清风掠过了山岗。
她是一个强大的战士,是古祭里的神巫,有着令人不由臣服的魅力。
但与之相关,丛澜的A跳没办法用不自在的钓竿去完成。
哪怕她缺了这么最后一点点的“力”。
兴许多出一毫秒的滞空、一毫米的高度,就差那么一丁点,就够她完成这一跳了。
可就是缺了这么一点点。
滞空时间靠高远度,足周靠转速,所以她练5T以弥补转速的缺失。
4A的摔冰太严重了,宛如数吨的卡车朝她撞来。
说要练出所有的四周跳,她就真的在练。
于谨控制着她对4A的练习频率,赛季时绝对没有这个跳跃的训练,不是他不想看到这个跳跃出现,而是他知道,丛澜不能因为4A放弃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