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绥榆战役(二)(2/3)
葭州不是清军的重点布防区,也不是军事重地,只有八百多守军。面对虎威军五六千主力的进攻,攻城战打响一天后,主将就带着几个亲兵跑了。守城的知县倒是硬气,城破后直接在县衙的大梁上上吊自杀了。
县衙里其它的官员,都是本地人,跑也没办法跑。虎威军进城一进城,就把他们集中起来,征求了一下他们的意见,看能否组成临时的看守衙门,维持正常秩序。
有举人身份的县丞拒绝了出任临时县令的提议,最后是县里的主簿挑起了大梁,就任葭州临时县令。
在葭州呆了了三天后,罗志祥留了一千多民兵看守县城,然后率主力只奔神木。
神木是军事重镇,自满清占领之后虽然这里已不像明朝时重要,但依然驻有重军把守。收到虎威军东进的消息,当地驻军将领一方面加强守御,另一方面紧急向孟乔芳求援。
如果是其它的乱兵前来攻城,凭着手中的两千兵力和城池,守将并不会太担心。但是虎威军的名声在外,尤其是其有攻破西安这种大城的战例。使得守将对守城的信心不是很足,他非常担心守不住的情况出现。
面对转移了主战方向的虎威军,清军不得不调整布局。继续在三川口等待战机,已经不足以应付了。经过权衡,最后派出杜敏领着三千满汉骑兵,紧急支援神木守军。主力依然留在三川口,监视绥德米脂方向的虎威军。
战事发展到这种情况,李振新也没法再调整了。只能看前线罗志祥是否有办法,击退杜敏的援军。只要击退这路援军,榆林的战局就会被盘活,若是应付不了,那就只能退回到绥德结束这次军事行动。
榆林东北方向黑龙沟附近,虎威军东进兵团和清军杜敏部一致的将这里选为主力决战的战场。因为这里是通往神木的必经之地。任何一方控制了这里,就能进退自如。且地势开阔有利于大兵团的展开。
大决战之前气氛格外的凝重,罗志祥看着不远处的敌军,心里非常没谱。他担心的倒不是清军的战力有多强,而是对自己手中的力量有点没把握。
从人数上来说,他这边还占有一点优势。但是贺久通的dú • lì团的战斗力,实在是让人有点不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