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三大战役(2/4)
“说得轻巧、定西王兵强马壮,咱们能拼的过吗?”
“靠咱们一家肯定不行,但若是其在北直隶和辽东战场的攻势受阻,咱们就有一线生机。所以东昌府必须得撑住,只要拖一些时日,我们的主动权就多一些。”
“五万守军能抵挡住吗?”
“看情况吧,咱们手中只有十来万大军,总不能全投到徐州去吧?”
济南城的讨论还没有出结果,东昌府战场的已经有了结果。聊城守将,面对肖振南大军凌厉的攻势,撑了一天之后举白旗投降。失去兵权就失去兵权吧,总比失去性命的好。他其实还想顽抗,可手底下的士兵毫无斗志,短短一天时间,已经放弃了东昌府所有外围防线,猥集在府治聊城。这个态势还守个毛线,赶紧投降保命要紧。
东昌府一失守,济南城直面兵锋,唐通知道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吗就地投降,要不赶紧带着人往出跑。
就地投降,会被剥夺军权,说不定过段时间就被拉出去砍头了。跑、能往那里跑?北边的祖大寿自身难保,东边再跑一段距离是大海,南边可能还有一线生机。要不、就先带兵退到泰安、然后看情况,实在不行投靠孙可望算了?
唐通正在琢磨如何跑路,祖大寿的形势同样岌岌可危。明军已经突破了宣化防线,整个北直隶门户大开,下一步明军很可能去打北京城。
北京城并不在祖大寿的手中,至今还被满清占据。不过他们的皇帝和朝廷早都撤回了沈阳,这里只留下几个留守大臣。不在自己手中的北京城却是祖大寿的命脉所在,清军若是弃守,祖大寿就成了瓮中之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