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国奥换帅(2/4)
换帅来得如此突然,没有任何征召。就连戚务生在面对采访时也是避而不谈。“足协对我的工作很满意,希望我把全部精力放在国家队上,毕竟亚洲杯预选赛和世界杯预选赛马上就要到了...”
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
一时间国内风言风语四起,且基本都围绕着一个观点来讨论此事:本土教练已经很强了,为什么要临时换洋帅?
然而这些媒体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这名花甲的老人正是他们在一年前力捧的人。
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很密切;也同样因为政治上的
原因,南斯拉夫已经开始分裂。
如果从“公民身份”(不一定是主权国家)上去理解一个人,那么奥根雅诺维奇.拉德则是第一位来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前南教练。
1993年冲击世界杯失利后,施大爷黯然下课。
国际足联为中国足协推荐了一位战术讲师,他就是前教练拉德。
拉德来中国的时机非常不好,由于施拉普纳的原因,国人对洋教练的态度已经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再加上没有大众公司这样的金主赞助,中国足协给拉德的薪水只有施拉普纳的六分之一,但当时已经年过花甲的拉德仍然接受了这个条件,毅然来到中国。
当时国字号球队的头号任务就是亚运会和96年奥运会,而拉德也是当时的u23主帅。
然而拉德上任不久,便和中方教练团队发生冲突。冲突来源很多方面,包括训练,作息,用人等等。
没过多久,足协便解除了拉德的职务,理由是“不了解中国国情”。为了国际足联的“脸面”,又给拉德安排了一个“技术顾问”的职务。
虽然拉德下课在民间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但是让戚误生统领国奥,却遭到了媒体和球迷的强烈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