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1)(2/4)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方法制造的纸,这种纸,原材料比较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这种技术被逐渐普遍使用。
而这种纸的制作步骤大概有四: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糊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并使其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具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具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自汉代以后,虽然造纸的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
到了隋之前,桑皮、藤皮,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成了造纸原料,但造纸的成本始终都没有降下来。
而大唐现在用的都是竹纸,虽然比之以前的的纸张要好的多,但竹子做出来的纸在质地上比较硬、脆、易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后来为了改变这中情况在造纸过程中加矾、涂粉、洒金、染色等工艺。可加入了这么多工艺,纸张是好看了,但成本依旧也没有降下来。
好在黄天不负有心人,在这些工匠和学徒不断的钻研下,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纸张:楮纸。
渭南工业区的这种新楮纸和以往的纸张大不一样,不但成本更低,而且书写的效果也更胜从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