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武宁军(2/4)
汤章威开办学校,开启民智,鼓励妇女出来工作。同时,下了大力气,推广识字工作,让淮南道短时间内,面貌一新,没想到让读书人领点禄米,这最基本的善政就得不到实施。
汤章威回到扬州城内,点齐兵马,将那几名小吏抓来,给了他们好一顿鞭子。
鞭打完这些折辱读书人的官吏后,汤章威提拔了许多士兵和读书人进入官吏队伍。
同时,韦庄公开将那几名官吏斩首,并将他们恶行告诉了全淮南道,让那些小吏吸取教训,免得这些小官吏再次羞辱百姓。
这禄米被扣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周琰他们觉得这些读书人奈何不了他们,所以就扣下他们的东西。
汤章威仿照西周时的惯例,留下了谤木,上面有检举箱,专门用来让读书人和百姓投诉官吏的不法行为。
从此后,淮南的官场风气好了许多。
韦庄感到奇怪,他问汤章威:“你为什么建立识字班,给大唐军人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军人愚昧一些,不是更好驱使吗?”
汤章威说:“只有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你看那黄巢采取的愚民政策,结果他的统治不是危机四伏吗?”
淮南境内,安定了下来。在淮南军镇四周的居民,纷纷搬迁到淮南府。
淮南府的粮食一下子紧张起来,韦庄主张限制移民。
汤章威反对,他说:“淮南府的粮食不够吃,我们可以到外地买,也可以想想其他办法,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减少人口。”
汤章威开放了盐禁,鼓励私人煮盐,并取消了淮南府境内的食盐专卖,让淮南百姓皆可食盐。
因为淮南的粮食比外地要便宜许多,所有四周藩镇的商人都到淮南购买食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