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教科书安排(3/4)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此时,郑谦表现出来的民歌嗓,与以往给观众的印象决然不同。
全国观众听着电视机里传来的歌声,竟莫名感动。
听着那一句句歌词,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那是一个时代的乐章,华丽而激情万丈。
那是一个火热的时代,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那是一个战斗的年代,各族人民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不遗余力,倾其所能!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许多人悄悄抹泪。
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人们心中酝酿。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某个大院里,军艺院长楼庆春戴着眼镜,正在默默的观看着湘南卫视。
楼庆春已经六十七岁,头发早已全白,平常最喜欢穿中山装,老布鞋,看起来极为简朴。
作为军艺的院长,楼庆春平常鲜少在校园里露面,为人低调,除了偶尔会参加领导要求参与的文艺座谈会外,但大多数时间,楼庆春都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但最近拿到了《我的祖国》的词曲稿后,楼庆春罕见的亲自发话,允许儿子楼泽调动各大交响乐团、合唱团一起排练这首乐曲。
因为他很喜欢这首歌,也很想看到这首歌能在全国普及。
此刻,电视里传来《我的祖国》歌声。
楼庆春一边听,一边颔首,喃喃自语:
“大河波浪宽,稻花香两岸,艄公唱号子,船上看白帆。
这是在说美丽的国土。
姑娘花一样,小伙心胸广,唤醒了高山,改变了河流。
这是在说奋发的国民。
山水好地方,大路都宽畅,朋友有好酒,豺狼迎猎枪。
这是在说磊落的国格……”
楼庆春听着听着,摘下了眼镜,揉了揉湿润的眼角。
他想起年轻时的战友……
那是一群不愿做奴隶,甘心为国魂的的英雄们。
无此歌,何以咏志!
这一首真正能唤起爱国主义感情的歌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