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交易(2/3)
于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纪纲也不去乾清殿了。
去了无用。
既然三司会审,接下来还是想办法打点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于是又带着人原路返回,回到锦衣亲军衙门,一位总旗轻声说有人来求见指挥使,留了一句话。
纪纲问了后,怒不可遏。
好你个朱高燧。
竟然把老子推到台面上去。
转念一想,倒也不是不行,把张红桥带送到三司去,正好趁这个机会亲自操刀弄死黄昏,重新树立威严。
黄昏将自己关在书房。
现在的局势有点乱,他需要仔细复盘这一次的事情,再斟酌对手的下一步计划,然后根据推测,制定出各种应对策略。
要不然会非常被动。
首先一点卖唱人和那首《凄凉犯》是朱高燧的手笔,张红桥抢走后也被关押在朱高燧的郡王府,这意味着朱高燧是这一次事件的幕后主脑。
第二点赵曦之死,导致纪纲和自己彻底反目,这在意料之中,但是纪纲接下来会不会成为朱高燧的刀?
非常有可能。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站在纪纲那个位置,肯定要趁机大动干戈,借着三司会审把眼中钉搞死,所以纪纲这一次很可能会针对自己。
那么纪纲如何针对?
一个罪名可以用挑拨南北镇抚司斗殴,导致镇抚使赵曦死亡,但这还不够,纪纲应该还有其他手段,比如……张红桥!
但是黄昏现在也不知道,张红桥到底是怎么回事。
纪纲凭什么用张红桥来置自己于死地?
就凭《凄凉犯》中说张红桥是陈友谅的后人,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谁会信,至少也得拿出证据来,可惜去福建那边彻查的人还没回来,黄昏无法笃定这一点。
既然不能笃定,那也不能冒险。
必须把张红桥抢回来。
第三点这件事三司会审一查,从那首《凄凉犯》中肯定要查到大殿下头上,这可就是大事,所以张红桥成了关键。
必须抢回来。
复盘之后,黄昏哭笑不得,谁知道从灾区捡个女娃娃回来会惹出这一堆事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