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工业化进程(4/4)
大业十二年正月,新年刚过,吴江便已全线开凿成功,辐射太丘国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水网得以贯通。
方浩让太丘工业集团旗下的钢铁公司铸造一尊以吴梦梦为原型的重达千吨的铁像,并且用赤阳剑在吴江边削山为碑,刻下“吴江”两个大字,并且刻下一篇由太丘国最负盛名的文人所作的八百多字的碑文,记载吴梦梦开凿运河的丰功伟绩。
这就是千秋万世之名。
并不是寂寞身后之事。
同年三月,江南造船厂生产的十艘百吨级蒸汽货轮下线,交付给太丘工业集团旗下的四海航运公司,正式运行。
《太丘新闻报》对此做了全版的报道。
后续一个月时间里,每期都有跟进这十艘蒸汽货轮的运行情况,引起国内关注。
两个月之后,江南造船厂接到了民间资本超过一百艘的百吨级蒸汽货轮订单。
民间资本的嗅觉还是挺灵敏的,能够从这里面嗅到商机。
当年八月,蒸汽研究所研制出来的蒸汽火车试跑,为此还专门铺设了五公里的铁轨。
试跑当天,大业皇帝带着朝中大臣过来观看,由方浩全程讲解其运行原理和未来的前景。
年底,铁道部成立,从原交通部分割出来。
大业十三年,《太丘新闻报》全文发布铁道部的百年规划——要在百年时间之内,建设一个连接太丘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州府的铁路网。
这也意味着太丘国的基础建设又上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