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教育(3/4)
想想看,奥斯曼土耳其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官方或者是传教还是使用阿拉伯语。
同化能力就更弱了。
表意文字,比如汉字,哪怕是发音不同,但是对应的汉字是相同的,一般认为是说同一种语言。
比如粤语、闽南语和北方的方言,发音差异非常大,大家还是认为这是同一种语言。
但是表音文字就不同了,如果人们发音不同,严格来说,就不是同一种语言了。
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了巴尔干半岛,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民族。
在长期的多民族帝国统治中,一些人丧失了本身的民族认同感。
所以,在巴尔干半岛,除了那些民族特征异常明显的人,比如他们说斯拉夫语,或者说希腊语,会非常肯定地说我是希腊人,或者斯拉夫人外,不少人不能清楚辨别出自己的民族。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果这样的人,接受了希腊语义务教育,从此以后他就是一个希腊人了。
像是在马其顿地区,由于长期的混居,l,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混淆成一团,而且,这其中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怎么区分,也很困难,因为他们都是斯拉夫人。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接触了希腊语教育,他就会天然地亲近希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