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近东问题(2/4)
“谁让希腊身处于巴尔干半岛这么个火药桶呢,奥斯曼帝国越是衰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乔治一世郑重地说。
“可惜,虽然我是希腊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但是你知道,我并不擅长军事,在战场上,我帮不了你太多”
19世纪末的欧洲,各**事政治处于均势平衡中,英法德奥俄,大体上各国实力相近,自1871年的普法战争后,欧洲沐浴着难得的和平时光。
但并非没有战争的隐忧。
那就是奥斯曼的日渐衰落。
奥斯曼土耳其的衰弱,但凡是个有点眼光的欧洲政治家,都能看得出来。
自1821年希腊dú • lì战争,奥斯曼的统治者就一直用以夷制夷的法子,不断的游走于欧洲各列强中,让他们相互制衡。
在各国的压力下,不断妥协签下协定,向各国,主要是英法俄,出让利益。
奥斯曼衰弱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克里米亚战争了。
提起这场战争,大部分人的印象就是,这是英法与俄国的一场争霸战争。
鲜为人知的是,原本这场战争主角,应该是俄国与奥斯曼土耳。
克里米亚战争也是第九次俄土战争。
正是因为土耳其实力不济,面对俄国人大军压境,只能想英法求救,结果战争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竟然成了配角,英法俄三国上百万大军打的如火如荼。
正是因为担心奥斯曼土耳其不是俄国人的对手,让俄国侵吞奥斯曼领土后实力剧增,打破欧洲的势力平衡。
因此英法不惜亲自下场,也要和俄国在黑海之滨血战一场,粉粹其向巴尔干、地中海扩张的意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