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对法谈判(3/4)
可以预见的是,这又是一笔巨额开支,而到目前为止,刚果河能够产生收益的商品,根据冒险家门传出的信息来看,仅仅只有大象象牙与野生的橡胶,至于矿产资源,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欧洲各国还没有清楚的资料。
综合这些条件来说,就算是君士坦丁这个知道未来刚国矿产资源潜力非凡的人,也不敢打包票,刚果委员会在成功获得刚果的管理权后,就一定能坚持到收回成本的那一天。
儒勒听到君士坦丁开出的条件,大为心动,自从得知刚果委员会成为法国在刚果河的殖民开拓对手后,他就详细地向情报人员询问过刚果委员会的底细。
在仔细分析后,他也不认为刚果委员会能够在环境恶略,交通通信困难的刚果河坚持多久。
君士坦丁的提议,让儒勒动心了。
如果法国真能在刚果委员会无力维持管理后,接受它的遗产,拿到现成的刚果委员会开拓有一定规模的刚果,自然是一件好事,哪怕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钱财购买。
好处有二:
一是避免了大量法国人的牺牲,开拓殖民地,尤其是热带地区的殖民地,从来都是一项危险困难的举动,在前期投入中,不单单是花费金钱,还要付出一定的牺牲。
二是现在的刚果河已经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了,由于地处非洲中部,各国的眼睛都盯着这里,法国这样的殖民强国,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刚果河地区直接收入囊中,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由刚过委员会这样的私人出资支持的组织,获得管理权,即便以后刚果委员会在非洲中部站稳了脚跟,各国也不担心它在非洲大搞扩张,反而更能够接受。
避过这段敏感的时间后,再找机会,从他手中接过管理权,这样操作,有一个缓冲时间。
即便其他国家有异议,但是大局已定。
甚至君士坦丁猜想,儒勒未必没有一些阴暗的想法:刚果委员会即便爆发奇迹,真的成功坚持到了殖民地盈利的这一天,对于法国这样的非洲列强来说,也是近在咫尺的一块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