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第 14 章(2/2)
荀湛表示理解,并道:“天地君亲师,师同父。我既准备收四郎为徒,自会替他打算前程。”
这就是告诉陆家人四郎有他这师父在,不论考学还是走仕途,他都有能力照顾一二。
陆满仓已经不知要说什么好了,他眼眶发红,站起身来朝荀湛行了一礼:“先生大恩,不管四郎能否进学,我陆满仓终生不忘。”
荀湛也赶忙起身避过这一礼,笑道:“老丈不必如此。”
蒋氏道:“今儿我家三郎打了只野兔,先生晚上留下吃饭吧。”说着就让呆愣在一旁的陆祥去杀兔子。
荀湛推拒道:“不急不急,这顿饭暂且留下,待日后四郎拜入我门下再吃不迟。时候也不早了,伯庸今日约我手谈,不好误了时辰。”
陆满仓一听说先生有正事儿,也不敢再留,忙将人恭恭敬敬的又送了出去。
人走后,陆满仓关上院门,眼泪吧差的看着陆舟,看的陆舟直发毛。
蒋氏见他那没出息的样儿,也忍不住翘了翘嘴角,吩咐道:“三郎,叫你大嫂给你装两个饼,你路上吃。现在就出发去县城把你大哥二哥找回来。”
陆满仓一拍大腿,道:“对对对,这么大的事儿呢,必须叫他们回来。吃什么吃,回来再吃,快些去。”
锄了一天草不大想动弹的陆祥:……本来还挺激动的,怎么话到他爹嘴里就让人这么不舒服呢。
吴氏到底还是给陆祥装了两张饼。陆祥走后,老陆家的人便开始吃晚食,许是过于激动,晚饭大家都没吃多少。只有并不在意的陆舟和没心没肺的虎头吃得最香。
陆平陆同要回来,蒋氏又叫两个儿媳收拾完碗筷后再烙些饼温在锅里。
妯娌俩在厨房里揉面,见陆雨在收拾院子。何氏便对吴氏说:“四郎要是拜了先生,这是大好事儿吧。先生收徒自然和学堂里别的学生不一样,是不收束脩的。这就能省下一大笔了,爹娘一定愿意的。”
吴氏也道:“我问过小姑了。小姑说读书人费钱的地方远不止束脩,笔墨纸砚这些且不说,真正花费多的是考学的时候。她说那周婆子省吃俭用,再有娘家扶持,合两家之力也要攒下两年的收入来当盘缠呢。”
何氏就咋舌:“怪不得读书人金贵,这拿钱堆出来的,可不是金贵。”
吴氏道:“但真正读出名堂来那也受人尊敬着呢,不然周子游如何能得知县大人赏识。”
何氏听出话音儿,便小声道:“大嫂也愿意四郎拜先生?”
吴氏道:“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儿,我自然乐意。”
“那……”何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那虎头呢?”
吴氏手一顿,想了想道:“虎头随他爹,憨厚老实。你看咱家这几个孩子都跟着四郎认字,可学了这么久,虎头学的最慢。都说三岁看到老,我家虎头就不是读书的料。再说,四郎孝顺又疼爱子侄,日后四郎出息了,自然也会关照虎头的。一家人,不都是互相扶持的吗。”
何氏一想也是。她之所以探吴氏的底自然因为她还有个儿子,她也是有私心的。豹子也只比四郎小两岁,若全家都供着四郎读书,待她儿子再大些,恐怕是没有余力再供一个的。可吴氏都没有这个想法,何氏也不好多说什么。说起来他们老陆家还真就四郎聪明。真像吴氏所说的那样,四郎出息了,难道还能忘本不成。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陆九爷提点公爹,如果不是荀先生看重四郎,他们家谁会想到供一个孩子进学呢。
这么一想,何氏心里也舒服多了:“等二郎回来,他要敢不同意看我不收拾他。”
吴氏抿嘴一乐,跟着点了点头。
陆祥心里也有小算盘。他也生怕两个嫂子不乐意,所以一找到陆平陆同便倒豆子似的把事儿给说了。还特意点明是荀先生上门来收徒的。
陆平没那么多心眼儿,弟弟能去读书他当然高兴。陆同就想得多些,忍不住挪揄道:“老三你巴巴的跟我们哥俩说这些,是怕你两个嫂子心里有想法,回头给我们吹枕头风吧。”
陆平反应过来瞪了眼陆祥:“你两位嫂子可不是那样的人。”
陆祥挠挠头笑道:“我这不是,啧,那话怎么说,噢噢噢,未雨绸缪!”
陆同也不在意,背着手慢悠悠道:“早前不知,进了城见识的多了,也知道那位荀先生的本事。听说县城书院的院长一直想挖荀先生呢。还有,要不是周家退了亲没脸到咱溪山村来,那周大学子恐怕日日都要去荀先生身边聆听教诲呢。”
他嘬了下嘴,有些梦幻的说道:“如果让周子游知道荀先生特特跑到咱家去收四郎为徒,周子游只怕要呕血三升呐。”
陆平和陆祥对视一眼:所以,他们这也算是打了周子游的脸,替大妹报仇了呀!
两妯娌和三兄弟想法虽南辕北辙,但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兄弟三人回到家,一致表示同意此事,老陆家头等大事就这么一拍即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