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惊马(1/3)
除了国子监外,京城共有大大小小的书院二十余家。
作为传道受业、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书院并不是人人都能进的,其中的学子九成九都是世家阀门子弟。
科举制度开始后,书院招收的学子更加多了。
即便是之前的举荐制度,书院的作用性也极为重要,要是问这小子出自哪里,那么除了自报家门外,还要说是在哪个书院修过学问,要是出名的书院,人家也会高看你一眼。
秦游在城里逛了一天,去了九家书院,谎称他是礼部尚书安之峰的子侄,具体的了解了一下各个书院的情况。
这一了解,秦游更佳坚定了传播心学的信念。
夏朝夺的是昌朝的江山,而昌朝在正确历史中就是从南北朝那会走岔道了,隋朝没出来,出来个大昌,然后才是夏朝。
甭管历史走了多少岔道,儒学依旧是主流或者说是唯一的学派。
对于儒家思想,秦游说喜欢或者厌恶。
他只知道在百家争鸣的那个年月里,儒学之所以传承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于掌权者的统治,从儒家思想一变再变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
说的再通俗点,那就是只要皇帝挺,那么内容可以随便改。
儒家思想肯定是有优点的,比如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社会责任感,以及朝闻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以及尊老尚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人生准则等等。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就比如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这种迷信思想,尤其是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可以说是压抑人性,钳制思想,甚至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个后世人,秦游明白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家庭想要富足,那就需要经济,国家想要富足,那就需要科学。
而钱和科学,恰巧是古代儒学中鄙夷和唾弃的。
王阳明的心学也是儒学范畴,不过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孔子儒学的主要思想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为心是理性,知行合一,清德、良心、商业、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