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喜欢做的事(2/3)
秦玄不太确定的说道:“那堂兄应该去寻户部吧?”
“户部能给我钱?”
“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都说那户部卢通是只吃不拉的貔貅。”
“好吧。”
秦游把这事记下了,过几天就准备去户部问问。
这秦老大带着一伙人呼啦啦的一来,书院虽算不上鸡飞狗跳,可却也打断了原本书院的日常轨迹,学子们踢不成球不说,下人们也没仔细统计出来流民上缴的租子。
这里就要说一下书院的内部人员架构了。
首先是学子,除了最初从人牙子手里买的三十二个小蹦豆子外,流民里还有就是九十一个孩子入了学。
这些孩子很可怜,当时礼部和工部去驱赶流民去白鹭县的时候,只是将成年人赶去了,孩子之所以留下,年纪尚小是一方面,再一个是最好安置的,只要在京外待上几日,自然会有京中的大户陆陆续续的买走,再不济也会有人牙子将他们骗走,所以这些孩子就留下流民总数的占了十之一二,让秦游一勺侩了。
这事廖文之一点意见都没有,寒山书院就喜欢穷学子,越穷越好,这流民的孩子们已经不是穷了,而是不欠一屁股债就不错了。
除了学子外,还有七十多名杂役。
这些杂役的人员背景就比较复杂了,有越王府的护卫和下人,也有不少骑司和宫中的禁卫。
其中越王府的人占多数,大约四十多人,秦游想着薪俸也开了,反正这群人在府里也待着没鸟事,不如过来当苦力。
值得一提的是,流民也“增加”了不少,秦游知道,这是骑司和宫中禁卫冒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秦玄,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秦游一想到战马这件事就心里发疼,满肚子邪火,随即满书院去找乔冉,怀疑是这小子被后告他黑状了。
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眼瞅着马快要到位了你们就来了。
还真别说,乔冉和这事一点关系都没有,秦老大让他保护秦玄,和秦玄无关的事情,他一律不禀报,而且乔冉也不在书院中,而是入城了,带着两名骑司满京城的调查一些事情。
到了晚上的时候,乔冉趁着宫门落下之前来到了敬仪殿。
“南旬人士,家中沃田千亩,其父与南旬知府任宗博私交颇好,任宗博调任京城后,邓孝廉随其入京,两年来不断结交京中世家门阀,昌隆末年,正四品任宗博因年老请辞,并举荐邓孝廉入朝为官。”
“邓孝廉积善钻营,外放下县为官后虽政绩平平,上官却对其交口称赞,国朝新立后,邓孝廉调入京中为监察使,八年来,共弹劾朝中官员十二人,地方官员五十六人。”
“妻弟李哲工部品议郎,风评不佳……”
秦老大出声打断道道:“好了,朕只问你,邓孝廉为官十二载,品性如何?”
乔冉回道:“眦睚必报,无容人之量,能力欠佳,弹劾之事多为捕风捉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