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38章此身(1/2)
“听你这么说,对小皇帝评价还挺高的么。”秦胥笑着说:“你不是一向看不起他么。”
“我什么时候看不起他了。”江尽棠有些讶异似的,“宣慎的儿子,再怎么废物也还是有些血性的。”
秦胥觉得江尽棠对先帝的态度很古怪。
厌恶是真的,但是欣赏也是真的,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想法。
“之前宣阑不是让你查羯鼓楼上的那个老兵么,有线索了?”江尽棠转开话题问。
“查到了。”秦胥说:“这人叫肖光勇,解甲归田好多年了,原籍就是江南一带的,估计是江南灾情,逼得他不得不逃难到京城。”
“……肖光勇。”江尽棠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他原本是谁座下的兵?”
“这个倒是有些意思。”秦胥说:“肖光勇是当年定国公江璠的兵,曾经差点就入选青岚卫了……不过也幸亏他没有被选上,否则也不会如今才去见阎王爷了。”
秦胥的话,江尽棠并不意外,在看见肖光勇尸体上的刀痕时,他就已经猜到了这人跟江家会有些关系,果不其然,在秦胥这里得到了证实。
“羯鼓楼上的大排场虽然我没有亲眼看见,但是听说很是吊诡。”秦胥摩挲了一下拇指上戴着的骨韘,“对方搞这么一出荒诞的大戏,我却没看出目的是什么。”
不是身处其中的人,自然看不懂这其中的意思。
江尽棠却很明白的知道,幕后之人企图一点点的勾起他心中的仇恨。
从青岚箭,到羯鼓楼上的九具尸体,无一不在提醒江尽棠,当年江氏一族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承认这人有些手段,他并非没有触动,甚至在看见宣阑的脸时都觉得厌倦,但是还远没有到发疯的地步。
这也说明,后面还有更多的手段。
“此事跟将军无关,将军不必过多关注。”江尽棠轻描淡写道:“将军留在京城的时日不多了,不如还是喝喝花酒寻寻乐子,边沙苦寒,实在催人老。”
秦胥笑了:“九千岁这话是在说我要是再不找姑娘,就没那本钱了?”
江尽棠垂眸道:“怎会,只是劝将军及时行乐而已。”
秦胥还要说什么,那边秦桑已经过来了,小少年满头的汗,更衬得那张脸清秀漂亮,简直跟天上的仙童似的。
秦胥嘴里的话转了个弯,道:“你小时候是不是就像他这样?”
江尽棠摇头。
长得像,但是他小时候可不能这么无所忌惮的到处疯玩儿,病情严重时他连床都下不了,最大的乐趣也就是哥哥姐姐们从外面搜罗来的各种小玩意儿了。
秦桑跑进了亭子,身后跟着几个婢女,满脸都是慈爱,拉着秦胥道:“小公子,您看您出了好多汗,赶紧擦一餐,不然就要着凉了!”
秦桑还没有被人这么殷切的关心过,脸红红的:“谢谢……谢谢姐姐。”
几个婢女就捂着嘴笑,擦汗擦汗的递水的递水。
秦胥道:“你瞅瞅,她们平时待我都未曾这么小心妥帖。”
其中一个婢女嗔怪道:“将军怎么还和一个孩子比较起来了?”
“还敢顶嘴了不是。”秦胥笑骂:“我看就是平时太纵着你们。”
婢女们笑着一哄而散。
江尽棠招招手,让秦桑过来,问他:“怎么不玩儿了?”
秦桑说:“风筝飞太高,线断了,风筝卡在了树上。”
秦胥下意识道:“我不是说了不要放太高……”等说完他反应过来自己只教了江尽棠,反倒是秦桑这个正儿八经的孩子他并没有教导,于是咳嗽一声:“多大点事儿,我让人再买两只来。”
秦桑摇摇头:“谢谢将军,不过我不想玩儿了。”
他伸手拉拉江尽棠的衣袖,小声说:“我们回去吧。”
“好。”江尽棠站起身,拉住秦桑的手,“跟将军告别。”
秦桑依言行礼,秦胥摆摆手道:“走吧,正好我去带我的寒江雪溜两圈儿。”
江尽棠点头,拉着秦桑离开了。
秦胥看着他的背影一会儿,吩咐下人道:“以后若是九千岁来,请进来好生伺候着。”
“是。“下人恭敬的应了一声。
秦胥想了想,又道:“再让人去买几只纸鸢来放着。”
下人一愣,不敢多问,垂头道:“是。“
……
宣阑坐在御书房里听霍旬禀报羯鼓楼上吊死那些人的籍贯信息,王来福忽然进来,道:“陛下,聂大人有密信传来。”
宣阑抬了抬眼皮:“没看见朕在跟霍爱卿议事么?”
“……老奴唐突了,请陛下恕罪。”
宣阑抬抬下巴示意他出去,王来福还没得及松口气,忽然又听宣阑问:“是关于谁的?”
王来福恭声道:“回陛下,是关于九千岁的。”
宣阑沉吟两息,道:“拿过来。”
王来福心想这帝王之心当真是变化无常,面上却毕恭毕敬的将密信呈上了。
宣阑将信拆开,还没看完就已经冷笑了一声,吓得王来福一个哆嗦。
宣阑将信拍在了桌子上,冷冷道:“口口声声说着要查青岚箭的线索,结果他倒好,带着儿子跑去了秦胥的马场放风筝……当真是好兴致!”
王来福:“……?”
九千岁带自己儿子去放个风筝而已,陛下何至于生这么大气?
但是王公公不愧是近身伺候天子还能活到如今的人,瞬间就明白了。
这句话其中的关窍并不在于“儿子”也不是在于“放风筝”,而是“秦胥”。
自家陛下对九千岁有了不可言说的心思,九千岁又是那样一副招摇的相貌,和别的男人走太近,陛下生气也是难免的。
“之前一直未曾听闻江尽棠和秦胥有交情,这两人是怎么突然搅和到一起去的,不是一起逛窑子就是一起放风筝。”宣阑冷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