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报君一饭之恩(4/4)
江尽棠颔首,允了,旁边赶紧有人领着姚春晖去和监斩官交涉。
宣阑将车帘掀开了一角,真看着江尽棠听他话去安慰姚春晖时,又有点气不顺,以至于江尽棠一上马车,就见小皇帝拉着张全天下人都欠他八百两的臭脸。
他一顿,在旁边坐好闭目养神,不理会他,宣阑倒是开口了:“其实朕还挺好奇。”
江尽棠半睁开眼睛,或许是有几分惫懒,说话都带着点儿鼻音,撩的人心肝痒:“什么?”
宣阑觉得似乎有把小钩子在他柔软心脏上撩拨了一把,待他想要抓住时,那小钩子又缩了回去,
宣阑沉着脸道:“都说九千岁是在姚绶背后保驾护航的大人物,不知道朕能否从九千岁嘴里听见一句真话。”
“这件事陛下不是已经调查过了么。”江尽棠有些疑惑的:“若是臣与此事有关,陛下怎么会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宣阑笑了一声:“看来九千岁当真清清白白。”
江尽棠柔声道:“自然。”
一时间没有人再说话,一直到了千岁府,江尽棠下了马车,要进府门时,宣阑才忽然撩开车帘说:“九千岁送来的人不怎么能入眼,不如朕送九千岁几个好些的?”
江尽棠还以为小皇帝要吃了这个哑巴亏呢,结果倒是在这个时候提起了,他叹息一声,笑道:“多谢陛下美意了,只可惜臣有心无力,陛下还是自己享用吧。”
宣阑想起那晚在最窘迫时脑子里想起的竟然是江尽棠那张色若春花的脸,猛地放下了帘子,冷声道:“回宫!”
车子一路向皇宫驶去,王来福早就在等着了。
宣阑下马车换了御撵,里面燃着的暖香熏得人昏昏欲睡,他撑着额头问:“王来福,下江南的探子走了没有?”
王来福道:“回陛下的话,还没有,因为此次任务重大,他们正在选拔人手,不过今夜之前就能走了。”
“朕记得江尽棠出身在江南的一个小渔村里。”宣阑道。
王来福想了想,道:“是的,九千岁六岁那年家乡遭了难,和父母一起逃到了京城,而后才辗转被卖进了宫里。”
“顺便让探子去那个村子里查查看。”宣阑闭上眼睛,“朕倒想看看,一个破落渔村怎么能养出江尽棠这么一号人物。”
王来福一惊:“您是说……九千岁的身份有问题?”
宣阑看他一眼,淡淡道:“朕只是好奇九千岁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罢了。”
王来福被那一眼看的浑身发凉,赶紧垂首道:“是。奴才立刻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