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要小瞧古人(3/4)
“我要制造的枪托是这个样子的自来火铳,但是速度要快,我希望最迟在三个月后,至少能造出八千杆这种火枪。”
张天伦被朱弘栋说出的数字吓了一跳。
“王爷,八千杆实在太多了,小臣就是长出十八只手,也做不出来这么多火枪呀!”
朱弘栋立刻纠正对方的说法。
“我不是让你造,你负责成立一个工厂,专门制造这种自来火铳的工厂。”
听了朱弘栋的话,张天伦仍然苦着一张脸。
“王爷,就算成立这个火枪工厂,也造不出来这么多火枪呀。万历三十年,朝廷曾经督造过一万杆鲁密铳,那是北京和南京两大军器监,调集周边匠户,一同制作,也足足制造了一年,才算完成任务。”
“现在王爷要三个月制造八千杆,还不是鲁密铳,而是结构更复杂的自来火铳,小臣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呀。”
朱弘动听了张天伦的抱怨丝毫不为所动。
“通常意义上的火枪工厂当然实现不了,但是你可以想办法设计流水线,实在不行上水利机械。”
“流水线?”
一个陌生的词语让张天伦一头雾水。
朱弘栋为张天伦详细解释。
“这流水线,就是将这个自来火铳所有的加工步骤划分成若干道工序。”
“假设说将自来火铳的整个生产过程划分成四十道工序。比如制造着枪托,就可以分成三到五个工序,由工匠负责将原木切成合适大小的木块,有工匠将木块加工出大致的枪托的形状,然后下一个工匠在枪托上打孔挖槽,再下一个工匠则负责枪托的打磨抛光,再下一个工匠则负责上漆。”
“以此类推,将火枪的所有零件,都分解成这种简单工作的工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