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下西洋的郑和(2/3)
“小事小事,来,送你一包红薯干,以后常来。”
陆林给他拿了一大包。
郑和揣着那包红薯干,就像揣着稀世珍宝似的,一刻都舍不得撒手。
并不是红薯干有多宝贵,而是他感觉遇到了知音。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
皇宫。
朱棣正准备去后宫,被杨荣半路给截了回来。
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跟陛下商议。
朱棣一脸的不高兴。
这老东西胆子是越发的大了,一会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朕就扒了他的皮。
“陛下,你看,这可是宝物啊。”
杨荣说着,就把吃剩一半的红薯干呈了上去。
朱棣看着上面黏黏糊糊的,好像还有他的口水,一脸阴沉的呵斥道。
“杨荣,你好大胆子,连朕都敢戏耍?”
杨荣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陛下息怒,您好好看看,这是何物。”
朱棣强忍着恶心,捂着口鼻,仔仔细细的看了一圈。
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此乃何物?”
杨荣一脸得意兼兴奋。
“回陛下,此乃红薯……干。”
“红薯干?”
朱棣睥睨了他一眼,一副你当朕是shǎ • bī吗的表情。
“杨荣你好大单子,红薯晒成干朕见过,还是你亲自呈上来的,如今竟敢来蒙朕。”
“陛下,臣没有蒙你,此物真乃红薯干,是陆林晒的。”
杨荣说着,眉飞色舞的描述陆林晒红薯干的过程。
如此如此,就得到此物了。
“最最要紧的是,陆林说着,这红薯干能保存个三五年。”
“什么?”
“三五年?”
朱棣闻言,一下从龙椅上蹦了起来。
目光如炬,灼灼生辉。
“此话当真?”
杨荣拍着胸脯保证:“此乃陆县男所言,绝不会有假,陛下手里那块红薯干,就是陆县男三年前做的。”
“如今吃起来,依然香糯可口。”
“陛下,有了这个办法,那咱们北伐的军粮,就有着落了。”
说来也着实惭愧,他们大明朝的中流砥柱,想了半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一度觉得这是无解之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