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煜权相传 > 第三十五章 调解族斗,解决问题

第三十五章 调解族斗,解决问题(1/1)

目录

“啪!”郗成猛地一排惊堂木,把林、万两家家主即将爆发的争吵先行押下。这一拍还让郗成想起前世看的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

“你二人位列县里的巨商,也是最大的两个家族,两位又都是家主,这样像匹夫一样在公堂之上大声争辩,成何体统?而且你们一个是秀才,一个更是举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如此实在有辱斯文!”郗成先不说谁对谁错,先各给一棒子。

“吴大人、郗大人,是小人孟浪了,请二位大人勿怪。只是他万家欺人太甚,明明是我林家车队先出发的,他万家偏要紧赶慢赶与我林家车队同时出县城,这才爆发冲突。而且路人之言怎可全信,我三弟性情温和,也是读过书的,怎么会随便出言不逊,我林家的车夫一向稳妥,就算并行怎么会无端撞到他万家的车,请大人明察。”林平万忙向郗成和吴启扬道歉,却也不卑不亢地为自家争辩。

万天河听了林平万的言语,气得脸色都不好了。吴启扬一看他要发作,连忙先开口打断他:“两位家主先不要激动,其实出了这件事我和郗大人脸上也十分不好看,不过两位家主能及时前来,我们已知你们心意。现在县衙已扣押的马车、货物就先扣在我县衙,不日之后自会归还你两家;家人伙计,既然参与械斗造成伤损,那就先在县衙大牢里待几天好好反省一下吧。好在这起冲突没有出人命,不然本官还少不得要往郡府上报,到时大家都不好看。事情原委我县有县尉、典使、都头、衙役各司其职,定会查个明明白白。至于其他惩处,本官与郗大人商量后过几日会开堂判决。你二人可有疑议?”

“吴大人公断,小民信服。”

“万某不敢有疑议,全凭二位大人做主。”

林平万和万天河原本的想法是来县衙闹上一闹,不求两位年轻的县官把犯事的家人、伙计放回,只求他们能将扣押的货车、货物归还。不过吴启扬和郗成显然不是好欺负的,虽然年轻而且新官上任,但毕竟是帝都大岳出身,见识可不少,再说本身是国考最顶尖的优秀人才,很快就对这起冲突作出基本决定,让两位家主无从争辩,毕竟堂上是仪阳县的新任一二把手,总不好一开始就驳了他们面子。而且被扣押的车辆、货物虽然对林、万两家今年的生意比较要紧,但也还不到动摇根基的地步,不至于为了这个得罪县老爷。

林、万两家家主离开后,吴启扬和郗成就到大堂后的屋子商议。

“伯昂,对此事你有什么良策?”

“子腾,这次的械斗其实不全是是坏事。林、万两家矛盾已经不止一代了,迟早要爆发,这次好在没有出命案,也就是不用往郡里报了,至于郡里官员后面会不会知道就另说了,总之一切可以由我们两人定夺,这样主动权还在我们手上。我有个想法,趁这个机会把林、万两家的问题解决一下,同时为县里做点实事,也为我俩积累点政绩。”

“哦?说说你的具体方略?”

“首先,对这起事件的处理,我完全同意子腾你的意见,在械斗中动手了的林、万两家家人和伙计,该关就关,特别是为首的林家三爷林平帆和万家二爷万天溪,不过不宜关太久,主要是为了敲打仪阳县的这些个大户,让他们知道我仪阳县衙才是仪阳之主,他们再威风也只是有钱的老百姓。扣押的车辆、马匹和货物等咱们宣判的时候就大部分发还吧,反正咱也不能全没收,主要也是为了震慑敢在我仪阳县官道上撒野的人,让他们守规矩。这起械斗其实谁对谁错,到底由头为何已经根本不重要了,两边既然都动了手,损失也差不多,那还不如各打五十大板。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仪阳县官道不够宽的问题,和林、万两家都做茶叶生意,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

“不错,这两个问题如果能解决,那对于我县的稳定和发展大有裨益啊。”吴启扬当上县令,时不时也对着好友郗成开玩笑地打点官腔官调。

郗成继续说:“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首先是仪阳县的官道,现在只能勉强同时通过两辆大车,这长此以往对我仪阳县商贸定然不利。我翻阅之前县衙的公文记录,其实柳县令之前就曾向郡府提出要拓宽官道,请郡府减免上交的税赋,为工程留出足够的资金,但郡里回复要拓宽官道须得拆除沿街商铺住户,工程浩大,待来年丰收时再修建不迟。明面上是拖延,实际上就是不支持。我想仪阳县的官道拓宽或许并不需要动用上交郡府的赋税,甚至不需要消耗太多县里的财政盈余,这一次林、万两家的械斗虽然归根到底是两家的旧仇,但如果县道足够宽敞也不至于骤起争执。所以这次的突发事件反倒是个很好的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说动县里的五大家族共同出资拓宽仪阳县的官道,如果他们的目光够长远的花,应该能预见到将来仪阳县的商业会越来越繁盛,今天林、万两家的问题,将来很可能在目前并没有矛盾的两家身上发生,甚至可能会出现自家马车挡住自家后车道的事。修路看来耗费不少,但最终惠及的不只是仪阳县的百姓,更是他们五家的生意。”

吴启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又提出:“伯昂,你说的方案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其中最要紧的还是劝说五大家族能够共同出资,这可需要极好的口才啊。”

“不错,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向他们陈清其中的利弊,他们只要目光够长远,想把生意越做越大,一定会愿意出钱的。”郗成对此很有信心。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林、万两家的矛盾持续了不止一代,单纯的调解,哪怕在这仪阳县再德高望重,再受人景仰,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两家的仇怨。不过说到底,这两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两家主要都在做茶叶一行。咱们仪阳县虽然产茶,茶叶品质也确实不错,但产量并不算太高,一个县里有两家大户在做茶叶,本来就是对市场的瓜分,能做起来就很了不起了,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茶田的占有量,茶农的雇佣数量,炒茶师傅的拥有量,售卖渠道的争夺,这些都是起矛盾的要点。”

“你的意思是劝其中一家改行?”

“这怎么可能,两家做茶叶这一行都超过三代了,本来就有深怨的两家谁都不会愿意退让的。子腾,我之前在百晟诸部时居无定所,走遍各部落,接触过不少行脚商人,也算耳濡目染一些从商的知识。做生意同行竞争不是坏事,一潭死水很容易走向消亡,但过度激烈的竞争更容易造成不好的结果。我认为,要想解决林、万两家积累不止一代的矛盾,还需要让他们搞差异化。”其实全是郗成前世从书上读来和工作中接触到的知识,现在只好假托是百晟诸部的经历。

吴启扬听得云里雾里,茫茫然地下意识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听明白了多少。

“这个差异化不是要林、万两家其中一家放弃茶叶生意,不再相争。两家可以继续共同做茶商,但生意的重点可以有所偏向。”

“伯昂,你说得具体些,我都听懵了。”

“子腾,比如说这茶叶,也分上品、中品、下品,同为仪阳茶,也有不同品种,口味各异,完全可以分开来卖,让买家各取所需,不一定像两家将所有茶叶混为一谈,好坏皆收。”

“可是同为茶商,当然愿意做上品茶了,谁愿意去做中品、下品,口味略次的茶,砸自家招牌呢?”吴启扬疑惑道。

“不然,商人本质上争名逐利,只要有钱赚,哪里管那么多什么名声招牌。中、下品茶,口味略差些的茶看起来利润不如上品茶丰厚,但薄利多销,未必最后就比上品茶得利少。”郗成解释道,“而且子腾,你在大岳可曾听过仪阳茶?”

“不曾,天下最有名、最好的茶还在颙州朗咸郡,这仪阳茶我还是到了敦州境内才有所耳闻,进了度良郡境内才第一次尝到。”

“没错,这几日我们也没少喝仪阳茶,说真的,我感觉比起朗咸郡的梓茶并不逊色多少,只是太过不知名,在敦州离度良郡稍远的郡都喝不到,在敦州外都没有什么知名度。这就是问题,仪阳县的茶叶生意看着红火,却是做不大,并不能闻名于外。要我说,这仪阳县的茶叶若是能传开名声,大批量地销往整个敦州,乃至灵骞各州,那仪阳茶的生意岂不是大大增加,到时恐怕两家还做不过来,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争斗不休。”郗成这是要把他前世现代的农产品品牌意识灌输给吴启扬听。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