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 63 章(1/4)
作者有话要说:发现作话有字数限制,于是加个更,把之前的废话叨叨完:
我的文案可能会让友友们觉得阿鱼这辈子没有一点挫折永远快快乐乐,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是会遇到挫折的呀,可是坚强的人总会化解这些挫折让自己过得好。
这本书尽管到了v线短期内也不会入V的,我觉得写文跟看文都是图个开心,大家如果不满意现在的发展可以等养肥了再看看是否让你满意,或者弃了这本书去看看其他的文,晋江优秀的太太那么多,我肯定达不到好的标准,让大家追更了这么久然后看到了不喜欢的情节,时间浪费掉了确实会不愉快,谢谢大家这么久的追更哈。
真的很感谢大家的评论,文海浩瀚,很幸运被友友们看见,谢谢大家。
“三爷,前方人太多了,我们等一会儿再过去。”新绿东风中传来一声呼唤,正是杜徽的书童寇然发出。
正月刚过,又是春寒料峭时节,此时东京各处都可见进京举子的身影,寇然跟着杜徽去礼部报道回来之后就被堵在了街口。
杜徽看着前方熙攘,好奇向路边摆摊的百姓问道:“请问这位老伯,此处为何如此拥挤?”
“这是应天书院的举子跟白鹿洞书院的举子碰上了。”那摊主颇有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兴奋道:“前头几个骑驴的先生撞上了,后头那群举子又谁都不肯让路,在这堵了好一会儿了。”
杜徽闻言想到连怀衍,向摊主致谢后就撑着寇然的肩往上跳了几下,却看不清,又站到一边堆着的石头上去,一望果见诸多举子,多戴幞头帽,老少皆有,虽说是两个书院,也未见明显服饰区分,只有几个年轻人彼此不服地看向对方。
他又在人群中找了一遍才看见了连怀衍,正同几个年轻举子在一个中年文士身边商量着什么,一会儿便见那中年文士叫身边几个学生去人群中传话,这下便能看出哪些是应天书院的了。
只见在几人传完话后,便有数十举子向后退了一步,作揖请对方先过,白鹿洞书院几个带头的先生虽面露异色,还是命学生也给对方行了一揖才走出街口,围观百姓见此不由觉得败兴,纷纷道无趣,街道司的也赶了过来,将百姓们驱散,应天书院的举子们又向街道司的道谢后才离开。
杜徽站在路边,等到连怀衍等人走过来之后便喊了他们,连怀衍几人走向他,“竟如此碰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