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 27 章(2/2)
听这口气,大师好像不生气了,但为何不愿见她?
周窈思前想后,还顺便算了算日子,觉得也不对,大师今儿身体也康健啊,日子还没到呢。
“大师,那我下午再来。”
声息渐消,静凡挣开眼眸,默默起身打开房门。
门外放有一木质的镂空柜,柜内放慢冰块,显然特意是差人从寺外送来的。
原来,她在为他做冰柜。
静凡大师唇角勾起一瞬,又克制地压下去。
胡闹,出家人有苦修,从来不贪图享乐。
他将柜子拖进房间,打开来,抄起柜子里的一盒冰块,走到净莲池边挥袖一洒,鲤鱼们不一会儿便欢腾得游荡开来。
门前有给周窈留的小凳子,上面放了一个布包,里头赫然躺着几颗洗干净的湖景水蜜桃。
静凡大师沉默地挑出一颗桃,轻轻咬了一口。
又水又脆。
好甜。
……
周窈不懂静凡大师为何又不理她了。
她思来想去,突然开窍:“小胳膊,你说是不是因为我方才满身臭汗,静凡大师嫌弃了。”
小胳膊点头又摇头:“可能……是吧……”
周窈赶紧脱衣服:“还不快准备洗澡水,我去洗个澡。”
下午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
周窈换了一身干净朴素的荷裙往净莲院去。天气太热了,她把裙子都改良成到达半截小腿的长度,以免自己变成行走的蒸笼屉。
静凡大师这回可算是接纳了她,面部表情“和蔼”了一些:“施主请进。”
今日学法,周窈摇头晃脑跟着听了个一思半解,满头浆糊。
屋内点的是雪中春信,残烟袅袅,却没有半丝凉爽。
周窈疑惑得用手背贴贴身后的柜子:“奇怪,怎么不凉。”
“施主,”静凡大师抬起眼帘,“心静自然凉。”
太热了,周窈没法静下来。
且大师说这话的语气跟她爷爷似的。
“大师今日没去饭堂,可知夏日炎热,慈悲寺规定各房各院轮流守夜?”
大师点点头:“这是慈悲寺的规矩。”
周窈撅噘嘴:“我早睡早起大师你是知道的,如今三方院轮到每周第三日,我与小胳膊小肚子都要早起,届时,可能要请一天假,白天用来补觉。”
大师一声不吭地点点头:“夜里执勤,施主还要注意安全,莫要摔着了。”
大师,关心她?
周窈心头倏然暖起来,不由托腮朝他粲然笑道:“大师放心,到时候大师多布置点课业也好。”
她每次一笑,眼睛便弯如皎月,雪腮若桃,红唇贝齿,白玉耳坠清脆叮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静凡大师凝视她,八字佛偈却越飘越远。
他垂下头,鼻尖被窗槛筛下的一缕光打中,那颗小痣越发清透:“好。”
周窈小心翼翼地试探:“早上是我不好,脏兮兮地被大师撞见了,以后不会了。”
静凡大师双手垂放,手里的数珠一颗一颗慢慢推。
大师莫不会还在生气吧?
周窈轻咬下唇,从腰间取下那串净莲子,学着静凡大师的样子推。
今儿周窈是被热醒的,睡眠明显不足。
大师突然禅定,喃喃念经,她听着听着,上下眼皮开始打架,谁也不让谁。
等静凡大师念完经清了心,对面那人手松松握着莲子串,早就进入梦乡。
她一动不动,睡态娇憨,嘴时不时嚅嗫几下。
鬼使神差的,大师抬起手,用食指的第二个指节轻轻扫过她修长的睫毛,影影绰绰感受到她脸颊散发的温热。
一盏灯可以点燃许多灯。
一念也可以牵引出许多妄念。
窗外无风,他的心幡却悄然吹动了。
静凡紧皱眉头,当即狠心咬破自己的下唇。
疼痛钻入心间,这才把他从靡靡幻想中拉回现实。
他拭去那抹腥甜。
“静凡,你颇有慧根,但你尘缘未了,入佛之心也……你莫要急着受戒,点点戒疤不能约束你,反而会让你走入心魔。”
莲池大师点化他时曾问道:“静凡,你为何入佛。”
男孩坦然道:“师父对我好,慈悲寺人也对我好……除了奶爹,大家是对我最好的人了。”
莲池大师长叹一口气:“静凡啊,你修的究竟是佛法还是枷锁,你拜的究竟是佛,还是你的欲啊。”
静凡急念大明王咒,一遍又一遍。
若恐心散,虚高声级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
“大师,大师!”
静凡骤然惊醒,气喘吁吁。
周窈尴尬地看着他:这家伙不会走火入魔了吧?
她方才睡着了,结果被大师好几句“唵嘛呢叭咪哞”吵醒,像在做法,念得嘴唇都出血了,吓死她了。
静凡强行深呼吸,定下神来。
彼时日渐西斜,周窈瘪瘪嘴角,又害怕又羞愧:“大师,对不起我睡着了,我回去一定好好忏悔反思,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三方院了。”
静凡起身送她,周窈刚跨出门槛,便见一瘦长身影站在拱门后等她。
“高小姐,静凡大师。”孔群青朝二人挥手。
“孔公子,你怎么来了。”周窈有点不好意思,怎么有种别人等她下课的感觉呢。
好青春呀。
“多谢高小姐今早给我送来的冰柜,我是特意来道谢的。”孔群青大大方方行了个礼。
周窈赶紧虚托他:“哎呀,没啥的,我让小胳膊每个院都送了一个呢。而且你上午不是送给我一袋桃了吗,没事没事。”
她转身想跟静凡大师道别。
静凡大师无情地阖上门,啥也没说。
作者有话要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以上两句出家誓言,均出自圣严法师的《佛学入门》。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出自《回向偈》。
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出自佛偈。
若孔心散,虚高声级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出自《乐邦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