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整饬!(1/3)
宣政殿内。
西北嘉峪关总部王守仁获得全胜的捷报,让正德皇帝朱厚照龙颜大悦。
虽然朱厚照已经加封了王守仁,但他始终觉得还是不够。
西北大战,朱厚照看到了王守仁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当机立断,勇猛果敢,并且,王守仁所做的事情恰好就符合朱厚照的想法。
北疆鞑靼始终是朱厚照的心头之患,朱元璋将元朝军队击退,他们退守草原,形成了诸多部落。
一百年来,鞑靼始终是大明朝的心患。
天子守国门。
守在哪里?
守的是幽州?还是中原?
防的是谁?
鞑靼?还是倭寇?
这些问题都是朱厚照曾经考虑过的。
西北之战,王守仁火烧鞑靼军,大破其元气,使其在以后的很多年之中都不能缓过气来。
这个王守仁,会是这个时代的杰出将领吗?
朝堂之上,朱厚照审视这满朝文武,弘治皇帝留下的四个顾命大臣,铁胆神侯朱无视,内阁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谢迁。
这四个人之中,铁胆神侯朱无视武功做高,名震江湖。但是也是野心最大的一个。其次,刘健果断,李东阳谨慎善谋,谢迁能言善辩。
刘健,李东阳等人组成内阁,若是皇帝不上朝,不主持朝政的话,他们就能处理了所有的政务。
内阁次辅李东阳这个人,谁也不得罪,除了在朝堂上处理政务之外,就是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对,他从不与人发生冲突,为人十分狡猾。
在朝堂上,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宦官,还是外戚,都同李东阳关系交好。
曹正淳与满朝文武的关系势如水火,有很多官吏都看不起曹正淳,认为他只是个小太监,从小太监一步步靠溜须拍马爬上来,自认不能进入一些清流人的眼睛。
当然,曹正淳也对朝中的大臣嗤之以鼻,但是他始终和李东阳的关系较好。
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在郊外的小酒馆里,两人还经常一醉方休。
弘治皇帝在世的时候,经常让李东阳入宫伴驾,自古君主多寂寞,在这紫禁城内,能同皇帝聊得来的人,也只有李东阳一人。
或许就是这份洒脱,让李东阳在官场上顺风顺水,朝中大臣走马观花的一茬一茬的变换,可这李东阳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发生过变化。
首辅刘健又臭又硬,朝堂之中他从不与人结交,哪个官吏要跟刘健结交,那可比登天还难,这也就成就了他清流的美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