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流水的天子,铁打的贤臣(2/2)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系统惊喜的声音立刻就传了过来,“太好了,宿主,你的任务进度推进到百分之五十了。”
要知道,先前可是卡在百分之三十好久了。
见系统这样高兴,君池也笑了。
罢了,就让系统多高兴些日子吧。
“先不说这个了,我答应了小傅,要替他寻一些符篆。正好明日里,就到清虚观去转转。”
*
或许是心有灵犀,在君池想到道观的时候,傅棠也想到了。
“明天休沐,就到城郊的紫虚观去转转吧。听说那里的符十分灵验,想必定有过人之处。”
听见这话,两个系统都很高兴。
毕竟对它们来说,符篆,可就约等于积分了。
紫虚观就建在京郊,据说是太-祖当年的师弟建造的,传至今日,也有百十年的历史了,一向以符篆灵验闻名于贵族gāo • guān之间。
按理说,佛家讲究入世,道家讲究出世,真正厉害的道观,根本不可能离皇权人烟这么近,该是建在深山老林里才相衬。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欲望的地方就有纷争。
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但道士却不可能个个都清净无为。
就算是真的清净无为的那些道士,也是要吃饭的。
因而,依附皇权,游走于权贵之间,就成了他们谋生的捷径。
只是论嘴炮嘛,道士肯定是不如和尚在皇权面前吃香的。
因为,道修今生,佛修来世。
佛法对上位者最大的魅力,就是他们教百姓隐忍,教百姓逆来顺受,用今生受的苦,换来世的荣华富贵。
他们会指着当世的达官显贵们说:看见了吗?他们这辈子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命,那是因为上辈子积了大德,吃了大苦的。”
你问什么是积德?
唾面自干就是积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是积德。
你今生之所以穷困孤苦,全因你前世德行不修。
总之就是要忍,不要反抗。
但道家就不一样了。
道家追求的是今生的解脱,忘却一切俗世烦恼,清净无为,追求心灵的最高自由。
这怎么可能争得过佛家呢?
哪一个达官显贵会舍得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去追求什么心灵解脱?
物质享受他不香吗?
还有穷人,他们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谁有闲工夫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这个对他们来说,还不如今生受苦来世享福更有盼头呢。
所以,自从佛教传入中土以来,道教的基本盘被迅速挤压,底层的百姓几乎全被佛家给拉走了。
道家没有办法,就只好以丹药为媒介,在贵族之间辗转,走上层路线。
这家紫虚观,就是这样的性质。
紫虚观是一座丛林观,且并不是属于一家一派的。
不管全真道、太一道的还是正一道的,只要想走贵人的路子,都可以在这里挂单。
只要你得了好处之后,分润给紫虚观一份,保证其日常能够照常运转就可以了。
而如今,紫虚观里最擅长画符的,就是一个明净道的黄冠。
傅棠进了观之后,在小道童的引领下,先去祭拜了三清祖师,更是大手笔地添了一百两的香火钱。
然后,他才在小道童越发殷切的笑容里说明了来意。
“在下久慕双玄道长之名,今日特来拜会。”
正好今日不年不节的,道观里没有多少人。
小道童当即就说:“双玄师叔就在明净院清修,公子请随小道来。”
“有劳小道长了。”
一路上他们路过了好几个院子,上面的名字也特别直白省事,什么太一院,正一院,全真院,正大道院……
敢情是哪一脉的道士来了,就住对应的院子呗。也省得两家有仇的,住在一起打起来了。
“公子,你笑什么?”小道童疑惑地问。
却原来,是傅棠想到一群穿得仙风道骨的道士,像泼皮一样打群架的场景,忍不住笑出了声。
“哦,没什么。”
傅棠赶紧正了神色,“在下只是初次到此方外清净之地,难免心中欢喜,这才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
小道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总觉得事实不是这样的。
但现实却不允许他有更多的时间追究事实。
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明净院的门口,里面有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笑着接口了。
“好一个心生欢喜便情不自禁,公子是有慧根的人呀。”
小道童赶紧行礼,“双玄师叔,这位傅公子,正是来拜会您的。”
而傅棠则是忍不住腹诽:慧根,什么慧根?睁着眼说瞎话的慧根吗?
这时,一个身穿藏蓝八卦袍的道士走了出来。
他的头发简单地梳起了一半,在头顶挽了个髻。用来簪头发的也不像簪子,更像是随手折了一截质量还算不错的树枝,随手削尖了。
傅棠赶紧行礼,“在下傅棠,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