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至亲至疏,夫妻(2/2)
就算澄儿入了太子的眼,在他之前,太子这边已经有三个了,将来又能分他多少好处?
但是那边就不一样了,那位大人已经承诺了,等将来事成,少不了咱们家的一个爵位。
你看傅家已经没落成那样了,又凭什么起来的?不就是因为家里有个爵位撑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吗?”
武夫人紧绷的神色逐渐松懈了。
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向张冕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还是老爷想得周全,妾身妇人之见,想得太窄了。”
张冕握住武夫人手捂到了胸口,满脸情深义重地说:“这么多年来,夫人一直默默支持着为夫,将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夫时刻都铭记在心。”
“老爷言重了。”
武夫人露出了感激之色,“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夫妻二人又温存了片刻,互诉了衷肠,张冕这才借口有事,出去了。
他一走,武夫人的脸就拉了下来,冷笑道:“你一张嘴还想哄老娘几回?老娘再信你才有鬼!”
她心里很清楚,张冕对她说得再好听,其真实目的,不过是想替那几个庶孽之子也谋个前程。
这种事情,武夫人怎么可能会愿意?
对她来说,张家的一切都该是她儿子的。落不到她儿子手里的东西,再好她也不介意毁了!
“来人。”
候在内室门外的贴身丫鬟小桃立刻掀开帘子进来了,“夫人,您可是口渴了?”
“我不渴,你去看看大公子在干什么。若是他不忙,就叫他过来一趟。”
“是。”
小桃应声而去,不多时就把大公子张澄喊了过来。
张澄比傅棠大了两岁,今年刚好十八。
按理说,这个年代,这么大的孩子,就算因着种种原因还没有成婚,也该定亲了。
但张澄还没有。
不是说没人看上他,他长得虽比不上傅棠那个脸上开挂的,但也挺俊秀。和张家门户相当的,也是很乐意把女儿嫁给他的。
但是,无论是武夫人,还是张老夫人,都想要给他找一个门第高一点的妻子,好对他以后的仕途有所帮助。
然后,问题就来了。
——她们看得上人家,人家看不上张澄呀。
这一拖两拖的,就把张澄拖成了古代版的大龄青年……呃,大龄少年。
“孩儿给母亲请安。”
武夫人急忙道:“我儿快快请起。”
看着自己俊秀出尘的儿子,武夫人心里就是一阵骄傲,同时也对张冕更加不屑于愤恨。
——我儿子是嫡长子,又这么优秀,那个杀千刀的废物,自己没本事就算了,好不容易有一点资源,却总想着分给庶子。
张澄顺势起身,柔声问道:“母亲这个时候喊我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武夫人陈艾道:“没事就不能找你来说说话?”
“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张澄慌忙解释,但他自来嘴笨,支支吾吾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好了,好了,娘跟你开玩笑的,瞧把你急的。”
见儿子急得都出汗了,武夫人哪里忍心为难?
她的儿子最是孝顺,父母随口的一句话,都这样在意,显然是时时刻刻将她这个当娘的放在心上的。
张澄松了口气,忍不住笑了起来。
武夫人拉着儿子坐下,挥手叫伺候的人都出去,又叫小桃去守着门。
“娘,怎么了?”
见她这么谨慎,张澄也被她弄得紧张兮兮的。
觉得一切都妥当了,武夫人才对儿子说:“其实也没什么,娘就是有几句话,想要叮嘱你。”
听到这个熟悉的开头,张澄以为她又要老调重弹,让自己堤防庶出的弟弟,不要给他们好脸色,不禁蹙了蹙眉。
他也知道,庶出弟弟的存在,肯定会分走投在自己身上的资源。
可是,他却并不觉得,自己母亲这样日防夜防的会有用。
因为,他在父亲那里得到的叮嘱,和母亲完全相反。
对于母亲来说,庶出的弟、妹都是孽障,都是来给她添堵的。
但是对父亲来说,无论嫡出还是庶出,都是自己的孩子。他虽然会更看重嫡出的一些,但对庶出的,却也不是全然不在乎。
对此,张澄不止一次劝过母亲,让她对庶出的弟妹好一些,哪怕是做个样子也行。
因为她越是苛待庶出的,父亲就越是对他们眷顾。
相反,如果母亲对他们好了,父亲也就放心了,反而会撒手不管。
只是,每一次母亲都不等自己把后半截话说完,就歇斯底里地打断了他。
久而久之,张澄也不想再说了。
——反正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