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秦命运 > 第157章 春去秋来

第157章 春去秋来(1/4)

目录

赵国自毁长城,短短三个月后,秦军就攻入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后者在流放地开始思念李牧,后悔莫及:如果李牧还在,我哪用吃秦国的米啊……

邯郸沦陷、赵王被俘后,赵国还没投降,王室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公元前226年,最后的赵军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就是荆轲刺秦出发地,联军会战秦军,燕太子丹也在阵中。

燕与赵,此前彼此攻伐,大战小战不断,但最后时刻,他们携手站在了一起。

这一仗,燕赵联军输了,败军逃至辽东,秦军紧追不放,再战,燕赵联军又败。为求生,燕王杀死了太子丹,献给秦军求和。秦军已无视他们了,主力转而进攻魏楚。他们艰难又捱了4年,在公元前222年,燕、赵双双亡于秦军。此时秦国,只剩下最后一个对手:齐国。翌年,灭齐,秦王嬴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张艺谋的大片《英雄》,当年毁誉皆有,争议焦点在于:李连杰饰演的来自赵国的刺客“无名”,在完全能够杀死秦王的距离内,却为了天下大一统而放弃刺秦的任务,并毅然牺牲了自己,丧生于秦军万箭之下。这是张艺谋想要表达的“侠”与“英雄”,很宏大的理念。

这是一种理解。司马迁笔下的荆轲、豫让、聂政、侯嬴之徒,均出自战国,则是司马迁对“侠”和“英雄”的理解。

今人怀念秋战国,是怀念一种精神,一种血,一种能为人所不敢为的侠气,一种慷慨悲歌、意气赴死的抉择。

今人或许感慨:分久必合,但为什么统一天下的,不是“多慷慨悲歌”的燕赵,尤其是军事力量超强的赵国?答案其实很简单:无论是中国的《周易》,还是西方的赫拉克利特,核心思想是“变”:一切都在变,但“变”,却是永恒不变的。

谁能持续求变,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想当年,赵武灵王锐意求变,“胡服骑”,将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完全改变了战争方式,赵国因此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