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我刘东明行走江湖最讲一个信字(2/3)
不仅本省食用,甚至很多其他省份的粮食外购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随着日军侵华,北方粮食和生活物资急剧紧缺的情况下,不要说超市,就是高价贩售也有人买。
以前的粮商不是不知道里面的利润,而是单打独斗根本就走不出去。
就算走出去了,面对各地的地头蛇想要经营也难。
但是现在不同了,七大粮商联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以两湖为基础如果逐步推进,打通上下关系机会绝对不小。
当然,其中也涉及到了一个利益问题,刘东明相信只要利益分配合适,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明少的意思是我们立刻召集人手在两湖收购粮食?”黄文山皱了皱眉,北方的情况已经不是秘密,可是直接南粮北送过去,代价也不小。
当然,代价不小也是相对的。
大家都是商人,在商言商,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无非加价就是了,反正货在手里不愁卖。
“当然是加紧收粮收其他货了!”这次说话的是酉阳县米商林耿越。
林耿越对于扩展超市的生意最为上心,喝了口茶,笑道:“收到足够的货物咱们就能立刻把超市开起来。听道上的朋友说,河南那边米价都涨到三毛了。
我敢说,只要超市开起来,绝对是日进斗金,想不发财都难!”
“林兄说的不错,鞭炮一响,黄金万两!我看当务之急咱们还是收粮为上,哪怕两湖收不上来,川渝地区咱们也可以加把劲。
千年粮仓啊,天知道那些地主手里存着多少米!”
......
七帮龙头都没说话。
实际上他们也不懂生意上的事情,这次过来其实也就是亮个相,和刘东明认识一下而已。
不过七大粮商却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起劲的很。
仿佛地上全是钱,就等着他们捡一样。
等场面渐渐安静下来。
刘东明才笑道:“诸位前辈难道觉得真的应该先收粮吗?”
“嗯?”
场面再度陷入安静。
每个人都在思考刘东明的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