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洗劫(3/4)
讨虏军现在正在搬运城中的财宝,必须得把金钟秀给支开。
......
另一边,麦有金直接带人找到了朝鲜国的宝库,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便直接炸开了。
看着宝库中琳琅满目的财宝,麦有金顿时兴奋的下令道:“快,搬走!”
李氏朝鲜开国近五百年,其中财富可想而知,而李祘逃走的时候,几乎只带走了宫里的一点东西,宝库这里可是完全没有动过。
王朝虽然闭关锁国,但还是和中华王朝、日本保持着贸易关系,在这种贸易关系里基本以白银、黄金结账,而朝鲜也不缺银矿和金矿,并且采矿权一直控制在王室手里。
看到有将士在搬运铜钱,麦有金顿时没好气的骂道:“蠢货,那么多金子银子不搬,搬那玩意儿有什么用?”
这些和中华一样的方孔圆钱,铜钱上的字也是汉字,是朝鲜王朝的主要流通货币,宝库内的铜钱足有数百万枚,不过麦有金对他们显然没有兴趣。
一批人在景福宫搜刮,还有一批战士在清空汉城的各府衙,以及一些逃走的大官、富豪的府邸,重点是一些粮仓。
这场搜刮行动一直持续到傍晚,只见景福宫外的广场上财物堆积如山。
谭中吉见到这番景象时,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麦有金见状笑了笑道:“参谋长,我让人粗略清点了一下,这里的白银约三亿五千七百余万两,黄金约两百万余两,珠宝百多箱,还有百余箱珍玩字画书籍等,还有大米整整十个仓库,不过咱们的船只有限,这些粮食恐怕可惜了!”
“参谋长你看,光是这套雍正年间刊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有五千零而是册。”
“什么?这里竟然有这套书?”谭中吉闻言顿时一喜,连忙上前拿起一本一遍翻看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是了,听说雍正年间一共刊印了六十四套,都是后来作为赐礼送出去了,这里有一套倒是很正常。”
“好东西,这才是好东西,你知道吗?大帅一直在找这套书籍,只可惜一直无缘得见。”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此书共有一万卷,另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每部酌情收录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
《古今图书集成》编辑历时28年,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广博,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类、禽兽、昆虫,乃至文学、乐律等,包罗万象。它集清朝以前图书之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继续先人成果的宝库。
后来经过删减一些内容后,共剩下一万零四十卷,五千零二十册,雍正四年最终用铜活字刊印了六十四套。
全书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规模宏大、分类细密、纵横交错、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图文并茂,因而成为查找古代资料文献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书。
由于之后的《四库全书》受清wén • zì • yù影响,大量书籍被列为jìn • shū,遭到销毁删改,因此收书不全,错漏甚多,而成书时间较早的《古今图书集成》则收录了《四库全书》不收或未曾收录的典籍,还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志等。
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的《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
除了《永乐大典》外,《古今图书集成》是黎汉明最想要收集的,有了这套书,黎汉明便可以在此书的基础上让人编撰出中国最为全面的百科全书了。
只是可惜的这套书籍不是被赠送给藩属国了,就是在一些书院或者大家族手里,导致黎汉明求而不得,倒是没想到如今在这里发现了。
“马上先把重要的书籍金银等运去江华岛,然后再让司令加派船只前来接应,既然到了我们手里了,没道理丢弃。”
听到谭中吉的话,麦有金看着眼前这堆财宝郑重的点了点头道:“好,我再让人将汉江的船只全部给我征召过来,争取一次性多运一些。”
谭中吉闻言点了点头,道:“另外,加大搜刮力度,除了穷苦百姓外,其他的能搜刮的就搜刮,我们这次恐怕是把朝鲜给打醒了,接下来他们必然会奋发图强,咱们不能留下隐患,必须断了他们根。”
“好,我马上去安排!”
......
汉城北一百余里的一处山城内,在确定了中国军队没有追击后,李祘和满朝文武暂时停下来歇息,商讨对策。
“陛下,中华帝国已经占领都城,我们该逃到哪里去?”见没人说话,大司宪俞彦镐抿了抿嘴后率先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