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覆清1796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后战略布置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后战略布置(3/4)

目录

有句话叫做“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淮是指江淮区域,徐是指徐州。

长江虽然是天险,但对黎汉明来说战略纵深还不够,如果以长江为防线的话,则战线会拉得太长不说,还到处都会是漏洞。

长江中下游的流速较缓,因此可以横渡的地方很多,这也使得长江易攻难守。进攻方很容易绕过防守方的阵地,找到渡口绕到防守方的侧面。因此,长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十分有限。

加之黎汉明想要利用长江水道,则必然得控制长江两岸,既如此,还不如索性控制到底,直接占据几个战略要地再说。

既然在江南无法形成有效的战略纵深,就只能在江北寻找纵深。

长江以北有一条重要的河流--淮河,从淮河到长江是淮南地区,也就是守江必守淮中的淮,大体上包括了泗阳、蚌埠、合肥等地,这些地区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则可以在江北形成战略支点,清军无法绕过这些重点城市直扑长江。

如今的淮河、泗水等水系比现代要发达,水网发达对于北方来的军队而言是一个障碍,作为进攻方,复杂的水系避免了直面北方骑兵的冲击,同时可以从后方不断向支点要塞输送支援。

如果让清军在江北站稳脚跟,大江南北隔江对峙,那么千里江防,处处都可能成为对方的突破口。

处处设防,整条防线形同虚设,任何一处被突破,北军在南岸建立据点,则大江之险与我共有,长江防线,功亏一篑。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我朝之渡江,大体如此。

对于这样一条超长的防线,唯一的应对策略是所谓纵深防御或弹性防御,以江北淮南为大战场。清军军一旦度过淮河,讨虏军主力便可以向长江北岸收缩,以逸待劳。

对于度过淮河的清军而言,那时他们的补给线增长,水土气候瞬间改变,机动力下降,其侧翼又暴露在讨虏军威胁之下。

而讨虏军可以充分利用淮南之地利人和,等待战机,在江淮间,或骚扰其补给线,或歼灭其有生力量。

即使时局不利,讨虏军主力也可以暂过长江,避敌锋芒。这时,清军虽饮马长江,但仍需安抚淮南军镇、打造战船水师。

而讨虏军则以空间换取了时间,可以重整兵马。

“守江必守淮”,其实是说江淮一体,淮南江北的地利人和决不可失。

控制了淮南地区,再往上,便是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这几句诗用来形容古时徐州的地形再适合不过,汴水发源于开封西北的蒗荡渠,从荥阳北面的黄河东返开封,经商朝古都商丘,然后在徐州这里与泗水会合。

泗水发源于山东,流经鲁国的都城曲阜过沛县,在徐州收汴水,然后向东南流入淮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