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覆清1796 > 第二十八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第二十八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3/4)

目录

找来顾德全、黎恂二人后,黎汉明便直接开口道:“二位一个主管财政部,一个主管工商部,都和银子打交道,如今咱们既然已经立住了脚,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所以就得想办法赚银子。二位可有什么办法?”

顾德全因为刚接手,还不了解遵义府的行情,便把目光投向了黎恂。

黎恂见状想了想,说道:“现如今遵义府的主要产业是山蚕丝织,其次是钢铁。”

听到山蚕丝织,黎汉明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科教片,里面就讲述了遵义丝织的发展历史。

遵义蚕桑业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山蚕,一种是家蚕。山蚕即樗茧,是利用遵义当地野生山间的青杠树,放山养蚕。这是遵义最早引进的蚕种,据《遵义府志》记载,乾隆三年,山东历城陈玉壂来任遵义知府,非常关心民生经济。次年巡行农村时,见到满山遍野的青杠,认出这是他家乡用以饲蚕的槲树,决心利用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在遵义开创蚕丝事业以致民于富。

后经陈玉壂多次往返遵义山东进行试验,终于在乾隆八年获得了大丰收,共得春茧八百万之多。

自清乾隆年间遵义知府陈玉壂育蚕取丝成功以后,遵义地区的丝织业盛行一时,所生产的丝织品被称为“遵绸”。

史载:“遵绸之名,竟与吴绫、蜀锦争价于中州”,“秦晋之商,闽粤之贾争相贩运,极盛时并出售嘉峪关,运销西域、南洋。”到清后期的嘉庆、道光年间,遵义的丝绸年产值仍在七、八百万两。

也就是说,如今这个时候正是遵义丝织的巅峰期。

想到这儿,黎汉明便问道:“遵绸之名我略有耳闻,只是为何我没见到丝织作坊呢?”

“回明王,为了便于管理,以前的知府陈玉壂把遵义府丝织厂都集中在了一起,就在东郊的白田坝,那里一片全是丝织厂。”见黎汉明发问,黎恂便解释道。

黎汉明闻言把疑惑的目光看向顾德全,这么重要的事情他竟然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