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洪武大典(3/4)
“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他在失望之余,非常不甘心,于是,将竹片翻个底朝天,把一些值钱的物品拿了,随手将竹片扔了。”
“过了不是很久,不准离开了当地,而下田务农的当地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片!”
“村民知道古墓中可能有宝贝,但当时人多眼杂,朝廷又不准许开掘古墓,当地村民便将此事告知官府!”
“官府派来了几个官员,看到竹片大小一样,上面有字字迹整齐,且数量巨大。”
“于是把竹片拾掇到一起,装了几车运走。谁知这几车竹片,就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揭秘了历史上惊世骇俗、惊天动地一件大事。这就是《汲冢书》,《竹书纪年》。”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句话就是出自《汲书》,几位老师,应该不会没听说过吧?”
方世玉继续说着。
拿着他自己的道理,给这当世大儒开讲,可甭说,还真有点意思。
方孝孺道:“如果说,舜居尧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景清道:“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商有太甲;武王有管、蔡。五王所诛者,皆父兄子弟之亲也。而所杀亡其身,所破其家者,何也?以其害国伤民败法类也。”
候泰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于夏后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近古之世,桀、纣bào • luàn而汤、武征伐,有决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
方世玉点了点头道:“韩非子是圣人,尧舜禹汤武被其比做圣人,并认为对此等圣人之事,则不可进行修改,并以此做学习人的榜样!”
“我说,韩非子不信,也不愿信尧德衰,舜囚尧,禹逼舜,启杀益,韩非子认为,只有道德败坏的小人,才会断章取义,轻信古之谣言恶意!”
“你们说我是道德败坏的小人了?”
方世玉突然调转话锋,这几个家伙,搬出来韩非子,长篇大论的讲,不就是说,只有道德败坏的小人。才会轻信古之谣言恶语,相信禅让制度是逼迫而来的,篡权夺位所获。
方孝孺瞪大一双眼睛,看着方世玉一时说不出话来。
好在景清自认为和方世玉混的熟络,开口道:“殿下,论道是论道,您要是这样讲,让臣子如何回答?”
开玩笑,莫说他们心中不是这样想的,只是想借用韩非子的话,来打消方世玉对古之谣言恶语的轻信。
便是他们心中真的如此想,认为方世玉是道德败坏的小人,那也是万万不敢表现,更不敢说出来的。
这本就是没有结果的争论,为此丢了性命,实乃不智,更何况,眼下的大明朝廷,可不是明中后期的大明朝廷。
文官以死谏获罪为荣的时代,在这个刚刚结束的乱世死谏?那就去死好了。
方世玉看了一眼景清,叹息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既然如此,那也不要说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了。”
“就从姜子牙讲吧,陛下为什么把姜子牙从武庙搬出来?朝廷严禁祭奠姜子牙,民间改为祭奠岳飞为主。”方世玉放弃了先前的辩论主体,再争论那个,就要打起来了,反倒不如婉转一下。
方孝孺道:“为人臣子,岂能妄议君上!”
景清闭口不言,方世玉这个问题,确实具有主导性,似乎无论怎么回答,真的会掉进火坑里。
“那又何妨,我朝还没有因言获罪的先例。”方世玉耸了耸肩,那些说什么明朝wén • zì • yù的,只要有脑子,仔细想一想。
西游记这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话都敢说出来,也没见吴承恩死于非命,而西游记只是被列为**,也没见他被销毁目,依然保存传承到了后世。
反观强清的wén • zì • yù,动辄抄家灭族,明朝的wén • zì • yù,太过于小儿科,都已经到了上不去台面的地步。
若是大明真的wén • zì • yù巅峰,八股文巅峰,又哪里来的天工开物,又如何能诞生出来心学大家王守阳!
“你们要是不说,那我可说了,姜子牙本是商汤之臣,武王亦是商汤之属,而姜子牙背叛自己的国家,朝廷,子民,帮助武王征伐商汤!”
“这种背叛自己家国的人,也是值得学习的吗?我看,倒不如把姜子牙的庙堂,全部换成岳武穆的,或者换成后周柴荣的也不差!”
方世玉面色平静,独裁统治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管什么乱七八糟的,皇帝也愿意宣扬岳武穆的精忠之心,报国之情。
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老朱家是不管前宋的,根本就属于瞧都不瞧的那种,在朱元璋于紫金山登基之前。
按照礼制,要去祭拜以前的帝王,而按照规矩,都是找最近朝代的开国帝王墓穴祭拜,并加以保护,以彰显自己的正统。
作为抢夺蒙元江山,老朱自然是不能祭拜蒙元的祖先,更何况,铁木真的墓穴,根本就无从寻找。
反而朱元璋也没有去祭拜前宋的赵匡胤,而是直接奔着后周雄主柴荣的墓穴去进行祭拜,并且树立碑文无数。
明朝的皇帝至少有半数以上去祭拜过柴荣的墓,并且刻立碑文,包括捡了便宜,夺走汉人江山的清狗,也多有祭拜柴荣之事。
反倒是赵宋,从老朱家被遗忘,到了爱新觉罗氏,也被选择性遗忘了。
至于为什么会遗忘,不提及,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方孝孺深吸一口冷气,当年朱元璋把姜子牙从武庙中搬了出来,甚至一度把孟子都从文庙中搬了出去。并且将孟子言论,删减的一塌糊涂。
如今方世玉旧事重提,他们要怎么说?说姜子牙不是商汤之臣?可姜子牙真的是商汤之臣!
说武王伐纣是天意?
都特么是当权者,你拿天意来忽悠谁?
方世玉继续说道:“这件事情,我就不再多说了,你们先处理政务吧,我要出去见个人,处理好了,都堆在这里,等我回来看过之后,再发出去!”
说话间,方世玉迈步起身,看了一眼方孝孺,躬身作揖道:“方先生大才!”
“微臣岂敢”方孝孺脸红脖子粗的回应一声。
应天府。
梁国公府。
方世玉在一众锦衣卫的拥护下,进了国公府内。
蓝玉站在演武场上,挥舞着刀枪,一身健硕的肌肉,方世玉见了都不免羡慕的紧,伸手从一边的锦衣卫手中拿过强弓搭箭,嗡嗡嗡的弓弦声,一只羽箭滑破空气,向着蓝玉的后身飞射而去。
猛然间,蓝玉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一个跳跃数丈高,也没有话本小说中那么恐怖的舞动着刀枪密不透风。
只见他听到了弓弦声响,身体的本能反应,手中的兵器丢了出去,一个饿虎扑食,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
嗖
羽箭顺着蓝玉的头顶划过,直接射在了箭靶上。
“那个狗娘养。”蓝玉回身便开口叫骂,当他看清是方世玉手里拿着弓箭的时候,瞬间没了感觉,指着方世玉道:“方小子,你这是想弄死我啊,你欺负我打不过你是不是!”
方世玉笑着摇了摇头道:“你神功盖世,我岂能是你的对手,再则说了,我这两年,疏于锻炼,实力早就不比以前了。”
纵身跳下,蓝玉蓝带方世玉身边道:“你带这么多人来也不提前通知我一声,还暗箭伤人,你什么意思?”
微微一笑,方世玉上前跟蓝玉咬耳朵道:“机会来了!”
“机会?什么机会?要打仗了吗?”蓝玉心中瞬间狂暴,似乎有着一股怒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在家里憋了这都多久了?六年多了吧,洪武二十年北伐大胜,班师回朝后,就在也没有领兵出征过。
甚至因为方世玉和朱元璋的刻意,蓝玉渐渐被疏远,真正的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了。
如今方世玉如此对他说,他心中当然是狂喜不已的。
方世玉道:“打仗的机会是没有了,不过我这有发财的机会,一个发大财的机会!”
方世玉拉着蓝玉的手,走到屋子中时,二人相继落坐。
蓝玉邹了邹眉头道:“发大财?我连田亩都没得,当初应天府尹的人说给我分了三十亩上等田。要不是你说韬光养晦,俺都想给他打出去,三十亩田,能干什么?你有什么发财的主意?”
“是朝廷准备变卖田亩了?”
蓝玉心中一激,表情凝重的看着方世玉,果然还是小农经济影响,让蓝玉只管盯着地里的那一亩三分田。
对于其他的,概莫能知。
“海外,等会人都到齐了,我们再细细说!”方世玉端着茶喝了一口,赚钱嘛,当然是大家一起赚的好。
他不单单要拉着勋贵上船,还要拉着商人上船,以后有能力了,他还要拉着百姓上船。至于文官,还是去看着吧,喝汤的机会是没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