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学堂体制,百姓绑官(2/4)
陈玄:“老朱设立的乡镇社学,用于启蒙,相当于幼儿,县城县学相当于小学,市级州学相当于初中,省级府学相当于高中!至于大学不用说,那自然就是由太学演变的国子监了。”
陈玄:“也因此,学堂体制,这就是老朱功绩之一!这是无可厚比的!”
汉高祖:“厉害,如此学堂体制,从幼儿开始,便入学,一直至国子监,但……国子监都是天子门生,会不会引起学子嚣张跋扈?”
陈玄:“这个就涉及朱元璋另外一个创新了!”
千古一帝·唐宗:“还有??”
陈玄:“自然有,朱元璋亲自写下一本《大诰》,这就相当于大明律法一般,这tm相当于普法教育啊,而且那个时候学子人手一本!也因此,国子监的学子们那一个二个刚阳,再加上是天子门生,导致这些学子们见着不平他就要出头!”
明成祖朱棣:“这事儿哪怕咱当时在北平都听说过,你们要知道,咱爹当时的学子老师都可以穿官服的!更是设立国子监,国子监可是老爹设立,那就是说这些学子都是老爹的门生!因此,当时国子监的学子可谓是意气风发,看见百姓受欺负,无论是贵族绅士还是朝廷命官,直接上!”
明成祖朱棣:“最让这些贵族绅士官员绝望的是,老爹听到这些事情之后,不但不惩罚国子监学子,反而嘉奖!这导致当时百姓受委屈,受欺压都不去报官,统统去国子监!”
陈玄:“那可不,虽然国子监虽然太学演变而来,但是经历宋朝软弱之后,朱元璋重拾文人傲骨!重现大唐文人可武风光!”
千古一帝·唐宗:“嗯,普法教育让学子心中扎上大明律法的根,而且又进入国子监为天子门生,这也让国子监学子们为天子在民间惩恶扬善,不错不错。”
千古一帝·汉武:“没想到啊,朕设立的太学被老朱玩出花儿来了,或许朕也可以如此一样。”
武周女帝武曌:“同上,镶外必先安内,灭杀蛮夷之前,得让诸夏百姓们自己成长,同时也铭记律法于心,外加天子门生这四个字,为天子于民间惩恶扬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