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二次辩论(1/4)
八月三十日的这场辩论,没有得到赵昕想要的成果,但是一群儒士声音再大,也无法改变他们都是没有接触过具体政务的学者。
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井田就是一个不可能恢复的梦想罢了。更何况,井田制根本没有他们描述地如此完美。
一群空想主义者,你想要复井田,当年王莽是什么下场,这些儒士难道不知道吗?百姓种了千百年的田,凭什么交给你,凭什么相信你会严格平等分配,凭什么相信不是权贵拿好田,其他人拿坏田。
只能够说,这群儒士们辩论的口才很好。打乱了赵昕原本的计划。
为了回归自己原本的计划,赵昕针对之前一次的教训,对辩论进行了修改,首先是场地转移到太平院内,其次,聚焦主题。毕竟土地与人口问题是燃眉之急,便是现在实行井田制,也无法改变人多地少这一难题。
为此,在九月三号这一天,赵昕连日常的听政都推去了,开始旁听这第二次辩论。
辩论之人,不再是局限于太学的那群人,而是放宽约束,只要有口才,精于纵横之道,便能够参与其中。
事实上,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傻子,就能够看明白赵昕的心意。赵昕为什么发动这场辩论,是为了让一群腐儒陈述他们恢复井田这个想法的吗?还不是为了实现自己限制人口这一目的。
这第二场辩论,赵昕听着就舒服许多,辩论的重心不再是狗屁恢复井田,而是如何限制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可不可以不限制人口。
“炎汉四百年,盛唐三百载,立国百年之际,往往人地相争,人多地少,汉唐远征漠北西域,使民迁徙耕种,如是土地日多,而不患人多。当是之时,正该效仿汉唐之法,光复幽燕,平定辽左,南收交趾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