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灾民北上南下之争(2/4)
“辽人南下,所为不过打秋风,河北而今连只耗子都看不见,虽未坚壁清野,实已行之。倘若南下,至多不过是数万人马,若是让这些人马南下,这三十万张口,饿死也罢。”赵昕冷冷回应道。
“朝廷军国大事,太子殿下怎可如此儿戏,作此戏语?辽人打秋风,掳我汉儿为奴,未必全然抢粮食。”
赵昕稍稍收了几分怒气,道:“照文相公所言,教民北还,可以挡辽人。”
文彦博自信地回答道:“重兵镇守,数代经营,辽人必不得南下。”
“既如此,文相公何不请命驻守北京?”教重臣任边职,要么是重用,要么就是借敌人之手处死重臣。很显然,赵昕的意思是后者,是意气之言,但也可以别用用心地往他处理解。
文彦博回道:“朝廷有命,某不敢不受。”
“行了,议事就议事,吵得和菜市场一样,传出去岂不是惹人笑话。”赵祯见平衡即将被打破,站出来平息争议。
这场御前议政的结果,是赵昕的惨败,除却已经到达江淮的灾民外,绝大部分的灾民都被要求遣返回河北。因为辽人的威胁是第一位的。
只不过对于灾民们而言,则是一场二次灾难了。在古代,进行这种长距离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舟车劳顿,况且绝大多数人没有舟车,只有步行,体质稍微虚弱一些的人,就这样死在路上了。
一来一回,人家盼望着美好生活,你倒好,直接让人回去地狱去,作孽。
消息一出,尚聚集在汴京的灾民哭声一片,险些闹出民变来。而那些宰执们,还故意给赵昕加担子。赵昕被任命全权负责灾民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