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首日听政(3/4)
说起来这明镐之死也与这黄河改道有关,正是看见如此暴雨,自知伐夏无果,忧愤而死。
众人皆道:“陛下节哀。”
赵祯以衣袖擦了擦眼角,道:“可惜,眼下一切只得以治河为要紧事,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陈执中执圭启奏道:“陛下,据翰林学士宋祁,入内都知张永和视察回禀,此商胡水口,阔五百五十七步,用工一千四十一万六千八百日,役兵夫一十四万四千一百六十八人,可百日而毕。”
赵祯简单估算了一下要花费的钱财,这般说来,即便是一边治河,一边筹划对西夏战事,也是可行的,大不了缓上几年。
文彦博站在陈执中身后,启奏道:“天圣中,滑州塞决河,积备累年始兴役,今商胡工尤大,而河北岁饥民疲,迫寒月,难速就也。且横陇决已久,故河尚未填阙,宜疏减水河以杀水势,俟来岁先塞商胡。”
文彦博并没有反对治河,只是反对在今年治河,原因有这么几点:
首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河北已经无法承担这等大规模水利建设了;此外,等到聚集足够数量的人丁,也差不多是冬天,恐怕会有大量冻饿之患;最后建议动用曾经的水道,也就是故道,可以分黄河之水。
今天所议论的事情,基本上与黄河改道有关,但其实整个北方地区水灾都很严重。议论到最后,就讨论到此番灾情影响到多少人,需要自南方调运多少粮食过去,以及倘若辽朝借此时机南下,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自始至终,赵昕没有说一句话,真的只带了眼镜和耳朵来,别的什么都没有,和王枢密一样,都是个花瓶而已。
等到结束之后,大臣们先后退场,赵祯看向一侧的赵昕,问道:“初次听政,感受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