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周勃(一)(1/2)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满大地。
在一条宽敞的官道上,行人匆匆。
其中,有一个背着包袱的年轻人大步流星,赶往前方不远处的泗水乡。
落日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人姓周名勃,乃沛县泗水乡人,家境贫寒,老父亲在三年前一命呜呼后如今家中只剩下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和尚未出阁的小妹妹,所以家里一切负担都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大概就是因为家境贫寒,肩膀担子重大,这位肩膀宽厚孔武有力的年轻人早早就学了一身手艺,能以芦苇编制成养蚕的器具,还可以在百姓家举办红白事时充当吹鼓手赚点外快。
以这两个手艺养家糊口的年轻人虽然日子过得苦哈哈,但还是会自我找点乐趣陶冶下凄苦的生活,比如每当闲暇之余,他就会在自家小院子打些杂拳,自制弓箭练习箭术,可惜自家没有马,不然他都想天天骑着骏马到乡外山野中狂奔。
大概就是因为经常找“乐趣”,年轻人练就一身好身板,身体强壮,孔武有力。一年前,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很好,就想着去外面闯闯,做点小本生意,以便改善目前囧况,因为只靠编制养蚕器具和偶尔吹鼓手,生活非常拮据。可惜在外奔波了一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一年的血本,好在最后还能剩点盘缠,不然连回家都得饿好几天。
落日余晖渐淡,暮色更浓,周勃加快了步伐,转眼就已抵达泗水乡。
背着包袱的年轻人走进城门,轻车熟路的穿街过巷,对于周遭与半年前没多大变化的一切没有太多感慨,也没有感到新奇。
在夜幕即将落下时,周勃终于在一条小巷的尽头停了下来。
他的面前是一座由坑坑洼洼的黄土墙围绕而成的简陋小院,这样的简陋小院在泥贫巷随处可见。
因为泥贫巷是泗水乡最穷的巷弄,住在这里的是泗水乡最底层的百姓,他们居住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
望着这栋虽简陋却很熟悉的小院,周勃会心一笑,终于回到家了。然后拾阶而上,伸手叩响朱漆已大部分脱落的大门。
没多久,里面传来一道有些稚嫩的声音。
“谁啊?”
随后,吱呀一声门被打开,一个穿着朴素、长相秀丽、肤色微黑的小女孩出现在门口。
看到背着包袱站在门口面带微笑的周勃,小女孩愣了一下,很快面露惊喜,“哥!”
小女孩跨出门槛,扑上来紧紧抱住周勃,喜极而泣。
周勃轻轻拍着小女孩的背,轻声道:“周雪儿不哭,哥回来了。”
被称为周雪儿的黝黑小女孩离开周勃的怀抱,随便往脸上一抹,抹掉泪水,傻傻笑看着周勃,也不说话。
周勃轻轻抓着周雪儿的两只手臂,上下打量,微笑道:“一年不见,我们的周雪儿终于又长高了一些啊。对了,娘呢,知道我要回来还在厨房忙碌?”
黝黑小女孩忽然又哭起来,眼泪情不自禁落下,“哥!娘病了!现在很严重了。”
周勃怔了怔。
然后这位看着就很健壮的年轻人率先跨过门槛大步走进院里。
哭着鼻子的周雪儿跟在后面,哭诉他们母亲的状况。
周勃静静听着。
来到一间破败的屋子里,还背着包袱的周勃见到了只是一年未见却憔悴许多的母亲。
他母亲已经卧病在床,整个人枯瘦如柴,凹陷下去的双眼似睁似闭,面色苍白如纸,气息虚弱且紊乱,时长时短。
周勃坐在床沿,握住他母亲枯瘦的手,轻轻说道:“娘,孩儿回来了。”
想起以前与娘一起生活的种种,对比一年前的娘与如今这般惨淡光景,素来坚强从不落泪的年轻人情不自禁伤心落泪。
周勃的落泪让站在一边的周雪儿哭得更伤心。
或许是周雪儿的哭声惊动了病卧在床的妇人,妇人那干涩的嘴唇微微动了动,眼皮微微颤动,似想要睁开却无法立即开眼。
挣扎了一会,妇人双眼终于睁开一条细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