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合谋(二)(3/3)
正因为林启年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反响很大,所以他对于萧何所担忧的无法做到一呼百应这个问题给予否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做这个出头鸟了,因为这个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很快就昙花一现,只持续六个月时间,起义大军就被镇压下去,而陈胜的命运更悲惨,据说是在逃亡路上被他的车夫给割了头颅,然后那车夫就提着曾经的起义头目去向秦军邀功请赏了。
在林启年看来,陈胜的起义失败并不仅仅是他的急功近利,最重要的是所做准备不够充分,一个农民突然被逼无退路,于是头脑一热就揭竿而起,没有兵器,没有规划,没有具体策划,更不懂得休养生息,一股脑就想着把咸阳攻下来,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历史上大多数第一个站出来反抗帝室的基本不会成功,哪怕是后世唐末发生的一些藩王割据,最终也都被朝廷给镇压下去。
历史上,陈胜吴广的起义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也不是没有做出贡献,至少拉开了乱世的序幕,因而在陈胜吴广的带头下,全国各地曾经战国时期的六国贵族纷纷揭竿而起,刘邦、项羽也应势而起,但仅此而已,他们也没有做任何准备,只是看见别人都揭竿而起,也就顺势而为。除了项羽有祖辈基业,实力还算雄厚,毫无准备的刘邦最后若非与刘邦结拜兄弟向后者借五千兵马再次发家恐怕历史就没有他的事了。
曹胖子看着这尴尬处境,嘿嘿一笑,“我就随便说说,你们别那么认真啊,我当然知道这么莽撞起义风险很大。”
萧何平静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尽量充足的准备。”
林启年轻轻点了点头,“后面果真遇上这种情况再说了,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目前我们就秘密招兵这事有点麻烦,不管了,顺其自然吧,该如何就如何。不过相对而言,秘密造武器就相对简单许多,没有那么大动静,如果秘密招兵比较困难,那我们就把精力放在制造武器上,不然到时人是有了可手里没有趁手武器,怎么打仗。”
萧何嗯了一声,“这主意挺好,兵器一多只是搬运麻烦点,动静不会太大,而且器械坊的账册也好做假,县令即便一时兴起去抽查也不会查出什么。”
曹胖子捏了捏下巴,习惯性眯起那双小眼,“既然秘密招兵风险很大,那我们就把精力放在准备兵器上,如果乱世一旦到来,起义军大多数还是普通黔首,体力武力都差不多,那时就看谁手上兵器强了,军式兵器总比黔首自家锄头、柴刀、菜刀等要强很多。”
林启年笑着说道:“兵器得准备,不过招兵也得进行,我们能多培养一个精锐士卒就多培养一个,这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林启年有些话没说出口。他曾经让器械坊坊主鲁能制造的汉刀汉弩目前也不知造出来没有,他已有一段时间没去拜访过鲁能,所在在新兵器造出来之前,林启年不可能就说大话,若是他高看了鲁能,新兵器最终无法成功制成,那真的是无地自容。
亭外秋风渐起。
林启年忽然站起身,举起面前茶杯,沉声道:“来,以茶代酒,为我们的起义大事,干杯!”
萧何、曹参几乎同时站起身,举起面前茶杯。
三人碰了碰杯。
“敬我们的起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