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南海战争,大宋朝廷太子之争(2/3)
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在新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是翰林学士石子明的关门学生。
他叫虞允文!
在正统的历史上,虞允文是宋孝宗赵昚的宰相,是南宋的顶梁柱。
而在此时,他还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
正是学有所成,满腔热血的年龄。
就想当年他的老师像皇帝呈报了《百家大世疏》一样,他像皇帝呈报了《南海四策》:封建、教化、交子、维和。
从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金融经济和军事这四大维度,来阐明了大宋对南海诸国之策。
其中,政治制度以封建而概括,已经显而易见。
维和则直指,大宋军队要开驻南海,名义上维护各国和平,其实是保障大宋的一切在那里扎根。
有人私下指责虞允文与石子明一样功于心计,谄媚主上。
虞允文恰逢此时提出《南海四策》,是摸清楚了皇帝的心意。
自前年皇帝将两地宗室分封后,京师宗师依然是皇帝心头之刺。
太上皇一共25个儿子,被皇帝杀了两个,除掉皇帝自己,还剩22个。
东京城还有22个王。
而去年韩贵妃得了皇子后,朝野风云变幻,立太子之事一时间甚嚣尘上。
而这其中,有亲王参与进来。
例如郓王赵楷,便与当今皇长子走得很近。
郓王背后还有太上皇和太后的支持。
虽说如今的天子大权一手在握,朝中大臣都唯皇帝马首是瞻。
但从道德礼法上来看,太上皇和太后跳几下,皇帝似乎也不好明着来。
显然,这个时候就是机会了。
虞允文抓住了这个机会。
南海的三佛齐刚刚扣押了大宋一百多个商人,这对如今商贸空前发达的大宋来说,是不可饶恕的。
民间早就愤怒了,这不仅仅是侵害了大宋朝廷的利益,更是侵害了大宋民间的利益。
就有很多偏激的商人表示愿意募捐,为朝廷提供资金,发动对南海的全面战争。
例如东京城粮商起家的朱青,他刚刚做完了未来五年的商业计划,其中有一条是从南海诸国运转粮食回来。
但现在南海的局势,让这一切变得不确定。
他就是坚决的主战派,也是绝对的民间皇党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