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朕来说几点(2/3)
前来见皇帝的有枢密使李纲,同知枢密院事种师道,少宰汪言伯,户部尚书兼三司使周朝,和参知政事唐恪,太宰徐处仁,尚书右仆射何,签书枢密院事吴敏,御史中丞何也,还有并未授予具体官职的刘彦宗。
“微臣叩见陛下!”
“诸卿免礼,康王从杭州府托人送了一些龙井,朕请诸卿来喝杯茶,非朝野议事,诸卿不必拘谨。”
“谢官家。”
既然皇帝都说不是议事了,那称呼就改成了官家。
在宋代,只有私下,大臣才称呼皇帝官家,即便是和皇帝议事的时候,也要称呼陛下,在朝堂上自不必说。
两府的大佬们品尝着皇帝御赐的茶,心中却各不是滋味。
就说刘彦宗,他觉得接下来自己的仕途已经和赵桓死死绑在一起了,他是辽金的大臣,之所以还在宋国活着并和相公们并列而坐,皆是因为赵桓需要他,所以他必须一直对赵桓唯命是从,就如何也一般。
但是这皇帝太能折腾了,他有预感,以赵桓的性格,抓了江陵知府唐魏林后,绝对不会只找几个背锅的这么简单,毕竟皇帝是想在大宋的官制里开始动刀子了。
而汪伯彦和周朝各自心中大定,反正他们都没有参与到运粮饷银一案中,至于唐恪,刚转到参知政事不久,连职位都还在熟悉。
“诸卿觉得我大宋如今如何?”
皇帝突然若无其事问了这么一句话,大臣们心中同时道:看吧,来了,怎么可能只是喝茶赏花这么简单!
“都说说吧,随意发言,朕今日不以言治罪!”
卧槽!皇帝,你是不是脑子抽了,按照你的性格,现在不是应该严厉地喝问宰相们关于江陵府知府唐魏林贪污运粮饷银一案的吗,怎么突然问这种发散性的问题了?
汪伯彦道:“天子圣明,克复燕云,完成了太祖太宗的遗志,必然名垂千古!”
李纲道:“臣以为,我们虽然将金贼赶出大宋国界并收回了燕云,但现今国朝贪腐丛生,就说江陵知府唐魏林贪污运粮饷银一案,便已经反映出国朝官僚积弊已日渐严重,所以臣以为,当首要解决官员积弊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