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七十六章(1/2)
宫中下诏,开年以后就要为大皇子挑选伴读。
对于有伴读这件事,阿宁表现的很抵触,“阿娘,妹妹什么时候才会出来啊,她当儿臣的伴读就好了。”
他才不想要伴读呢?听说伴读都是比他年纪大一点儿的孩子,就像是那个虎头帽宋圆圆。
赵云兮仔细同他解释着:“妹妹就算出生了,她还是个小小婴儿,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如何给你当伴读呢?”
阿宁又想,“那就等妹妹会说话,会走路的时候,再同儿臣一起念书。”
赵云兮轻轻拧了他的小鼻子,“这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在这之前,你还得挑选伴读陪你念好几年的书才行,毕竟妹妹也要四岁才能开始念书呢。”
阿宁听明白了,一张小脸忍不住皱成了一团,这是他最后一个可以开开心心玩儿的冬天,可是父皇母后都告诉他,等到了开年,冰雪融化后,他就要同一群孩童在一起念书了。
他才不想呢,一个人念书不好吗?
明明是最期待的年节,一时之间他也没有多开心了。
王福将养了大半个月,可算是将被撞伤了的背养好了,连太医都说,得亏他胖啊,身上肉一多,又穿的厚实,这才没伤着骨头,不这人生下半辈子就只能瘫在床上,做个废人。陛下仁慈,让太医给他用了最好的药材,日日补品不断,他养病这一场,将自个儿养的倒是更白白胖胖。
这病一好呀,他就赶紧去复差,“小殿下,奴才回来当差了。”
阿宁见着他第一眼倒是很高兴,随后又蔫儿了,如今是已经是最冷的时节,他每日只需要写上半个时辰的大字,念半个时辰的书,母后就会让他休息,可他在纠结着伴读的事情。
王福打他出生起,就伺候他,一眼瞧见他心情不好,忙问,“小殿下可是有什么烦恼?”
“同奴才说说,奴才没准儿能为小殿下解忧?”
阿宁将手中的九连环往胡床上一扔,趴在胡床上苦恼道:“王公公,等过完年,我就要同伴读们一起念书了。”
王福忙道:“这可是好事儿呢。”
“到时候有伴读陪着小殿下一处念书,骑马射箭,一处玩耍,这多热闹呀。”
阿宁才四岁,翻年就是五岁,有自己的烦恼,“要是伴读们读书都比我厉害怎么办?”
他每天都是一个人读书,父皇夸他聪明,可这天下还有好多同他一般大的孩子呢,要是别人比他读书更厉害,父皇母后更喜欢他们,怎么办呢?
王福这才明白,原来阿宁是在为这件事烦恼,他想要笑,却还是忍着,免得让阿宁觉着不被尊重,“小殿下,无论有没有伴读比您读书更厉害,陛下同娘娘都只会疼爱小殿下,因为伴读们也有自己的爹娘……”
阿宁有好几日都没精神的原因终于被找到,赵云兮哭笑不得,原来这小子还会担心自己失去宠爱呢。
夜深人静了,她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见赵明修说起,“这很正常,你刚被皇祖父抱回来的那段时日,我同宁儿的想法一样。”
当年,他也曾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一出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她身上,每天都为她的哭声和笑声而牵挂不已,而他呢,就被忽略了。
赵云兮知道赵明修小时候有段时间不怎么喜欢她,可她却总是跟在赵明修屁股后头跑,不惧他的冷脸。
但是小时候有玩伴,却是一件极不错的事情,她小时候也不光有赵明修一个玩伴,还有贞娘和别人……
第二日,她就将阿宁叫到了跟前来,搂住他,“就算日后你有了妹妹,阿娘也不会因为妹妹而不喜欢宁儿。”
“宁儿是阿娘的宝贝,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宝贝。”
这一通安抚下来,可算是让阿宁接受了新年里就要同伴读一起念书的事情了。
年节里,朝堂封印,百官歇朝,无论是宫中还是宫外,都洋溢着因为新年到来的喜悦。
赵云兮怀孕后行动不便,今年就只能窝在宫中哪里都不能去,可她还惦记着要去青云观为她父皇母后请香的事情,今年她怀孕了,此事就全权由赵明修负责。
阿宁一听说他父皇要出宫去,就闹腾了起来,“儿臣也要去,儿臣也要去。”他从来都没有出宫呢,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被留在宫中,等着父皇母后从青云观回来。
今年不一样了,今年他就五岁了,可以出远门了。
赵明修没多想,还真的就将他带上了,反正青云观距离京都也不过两三日的路程,一来一去也不过十日左右,带着他出去瞧瞧长长见识也不无可。
于是,收拾了两三日,终于将行李都收拾妥当了,赵明修就带着宝贝儿子出发前往青云观。刚出京都城门,就碰上了苏淮领着宋圆圆出城。
今年青云观放香取符,不少百姓都能去,虽说赵明修要上青云观一趟,可他也没拦着不让别人上青云观,是以近来上山入观祈福的百姓就有许多,出城的人络绎不绝。
苏淮也是带着宋圆圆还有苏家小辈们上山祈福去。
虽说宋圆圆和阿宁之间有上回的小马fēng • bō,可是也不会并未影响赵明修和苏淮之间的君臣之情,碰上了便准备一道前去青云观。
为了议事,赵明修又让王福带着阿宁乘另外一辆马车。
阿宁还没见过这么多人,一时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人就趴在车窗旁,盯着外头瞧。
“王公公,那是什么?”他伸出了小胖手,指着路上摊贩卖的糖葫芦好奇问着。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对零嘴是没有抵抗力的,王福怕他一说出来,阿宁就会想要吃,小孩子肠胃弱,这外头的东西也不知干净不干净,便道:“奴才也不知是何物,许是装饰品。”
“这样吗?”阿宁恍然大悟,他还以为是零嘴呢。
话音刚落,就瞧见宋圆圆手中多了一支糖葫芦,而宋圆圆吃的正开心,她是被旁人抱着骑马前行的,就行在阿宁坐的马车前方不远。
阿宁一眼就瞧见宋圆圆吃糖葫芦的模样,尤其是宋圆圆还边吃边大喊,“裹了糖霜的山楂果真甜。”
阿宁抬头看向王福,似乎在质问,说好的是装饰品不是零嘴呢?可为什么宋圆圆就在吃‘装饰品’?
王福干笑了两声,“奴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他果然是同那宋圆圆命里犯冲。
这虎头帽小丫头就和他不对付。
幸好阿宁没有吵着要买,王福忙拿出准备好的茶点哄他吃着。
一路上,阿宁倒是极其羡慕的看着宋圆圆坐在马背上,阿娘说了,再等他长大些,他就可以自己骑马了。
这一路上宋圆圆都没闲着,苏家是个大家族,一直未曾分家,是以孩子众多,又是皇亲国戚,自然也是阿宁的表亲,有那年纪大一点的十三四岁的少年郎骑马跟着苏淮上山去,听着宋圆圆喊他,“十三哥。”
“又想买什么?”苏十三笑眯眯问她。
“听说青云观有好多狍子,是真的吗?”宋圆圆紧紧地抓住马鞍,她今日又戴着宋姑娘亲手给她做的虎头帽,像是个灵动的小老虎。
“是真的,不过你不可能去撵狍子,皇后娘娘有令,道门圣地,不许猎杀山门中的任何动物,特别是青云观散养的狍子,那都是皇后娘娘从前亲手喂养过的。”
宋圆圆忙点头,“好。”
她出门前,长姐就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能调皮捣蛋,得好生听着苏家兄姐的话。
还有这回小皇子也一道入山,她不能再捣乱,免得让小皇子又受伤。
她眼珠子一转,“十三哥,你可不可以帮我买包糖?”
苏十三笑眯眯应下,打马就去了。
终于,他们这一行进山上香的队伍在天黑之前,到达了青云观。
十二岁的修缘,如今只比他师父修一道长矮一个脑袋,清晨起来,他做完了早课,便在山林里走了一圈,查看可有被风雪所困的动物们。
入冬了,山林之中有不少动物寻不到食物,就会跑来道观里寻找吃食,还有的会因为风雪太大,而在雪地里奄奄一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