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七十二章(3/4)
他们还未走过去,便听假山之后传来了说话声。
“待王爷娶了王妃,恐怕就会忘了我。”
“姨娘,您别多想,王爷昨个儿不是还同姨娘说了吗?等王妃过门,就抬您为侧妃,这可不就是代表王爷心里您比王妃还重要。”
“如今只不过是因为要给王妃留几分脸面,这才……”
这是一对主仆的说话声。
赵云兮第一句话还没听明白,听了两三句,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呢。
好呀,静安王府的后宅还有这么一出呢。
贞娘今日成婚,这些人就按捺不住要给贞娘难看了吗?
她正要走上去,就被鸣音拦住。
“殿下,您可不能过去,咱们先走吧。”鸣音将她给下来,又赶紧给后头的宫人们使眼色,“两位小郡主,咱们先走吧,莲池明个儿再来看也不迟。”
赵云兮还在生气呢,“鸣音,你干嘛拦着我。”
鸣音握住她的手,半是拖半是劝,“今日是贞姑娘的大喜日子,您就算想要为贞姑娘抱打不平,咱们也往后稍稍,免得让贞姑娘今日面上无光。”
新嫁娘的颜面何其重要,成亲当日因为后宅之事而闹起来,多难看。
殿下自有一副侠义心肠,可贞姑娘或许也并不愿。
赵云兮这才冷静下来,“你说的很对。”
她今日一整日,因贞娘和堂侄成亲而带来的好心情烟消云散。
以至于回宫后,她还惦记着此事,心里对男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她是日日都要去长明宫一趟,今日不免回宫后,就将此事噼里啪啦的倒豆子一般,全说了。
“玉和也真是的,他明明和贞娘青梅竹马长大,他怎么可以一边娶贞娘,一边还有侍妾呢?竟敢说过两日就将她抬为侧妃,这不是让贞娘伤心吗?”
“可见青梅竹马也不靠谱!”
赵明修握笔的手,微微一顿。
他沉默的看着赵云兮因为别人的事儿忿忿不平。
青梅竹马……
他们二人何尝又不是青梅竹马?
只是这样一想,赵明修忽而就清醒过来,他这是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头一回,他因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而起了迷茫。
此事过后没两日,她正去给她母后请安呢,便听她母后说起,“淮儿这孩子,就要去岭南上任,此去倒也好,到底能与苏家一家老小团聚了。”
“阿淮要外任?”赵云兮一愣,苏淮是她外祖家的小辈,要喊她一声姨母的,不过苏淮还是赵明修的伴读,打小儿就在一处念书,她同苏淮关系也还不错。
可她怎么没有听说苏淮要外任了。
“不错,过两日就要走了,孩子们都大了……”太皇太后感慨着,孩子们大了,而她也渐渐老去了。
她抬手轻轻拂过赵云兮的头发,“为娘也老了。”
赵云兮便瞬间将苏淮要离开之事给抛在了脑后,“阿娘才不老呢。”
苏淮要走的事情,就像是一片落叶轻轻地落在了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浅淡的波纹,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比如此事,赵明修突然发了急症这件事让她更上心。
这病起的急,以至于旁人同她说起,苏淮明日就要出发,太皇太后让人送了不少东西前去,殿下可要送东西去时,她想都没想说不必了。
苏淮又不是小孩子了,又不缺东西。
她匆匆忙忙去到长明宫,便看见赵明修躺在床榻上,面无血色。
“这是怎么了?”她忧心忡忡的问着王福。
王福正吩咐人熬药呢,见她忧心,忙道:“陛下这些日子一直忙着朝事,天气又多变,再加上从前的旧疾复发,一时急火攻心,病气上涌,这才晕了过去。”
“太医说,今个儿睡上一整日,也就好了。”
王福睁眼说着瞎话,他还有些忧心,要是被这小祖宗给看出来了可怎么办?
赵云兮一心只顾着病榻上的人,哪里去多想这句话中到底有没有漏洞。
她坐在床榻旁,伸手戳了戳赵明修的脸,见他果真是没有反应,“这可怎么办?”
“奴才正要去向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位老人家禀报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