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陷害罗成(2/4)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军,可根据战报记载,第一次夜攻济州城失败后,罗成竟然一直要与东魏军正面作战,依臣看,是在白白消耗我军兵力,臣本来不解,但是直到求和书送到朝廷时,臣才觉得事情不对。”
李松问:“求和书怎么了,朕也看过,不像是假的或者被更改过。”
李重回答:“陛下,臣不是说求和书本身,而是原因,东魏为什么要求和,是因为他们中了魏乐迟的计谋,损伤了元气,被我军攻下了两州,可东州本就是我大唐的地盘,东魏求和说明他们知道打不过我军,可罗成不仅没有攻打东州,反而直接同意了求和,在臣的眼中,罗成与东魏的关系绝对不是清白的。”
说到这里,李松也听明白了,像罗成这样的老将,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而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说他通敌叛国,因为前不久谢云就是被扣上了这样的罪名,正处于人生顶峰的谢云,一战过后便成为了阶下囚,如今在用到罗成身上,自然也是有用。
任平生上前一步说:“臣为陛下总结一下,罗成用兵不当,贪图战功,甚至有私通敌军的嫌疑,方大人,你说这种事情该怎么处置?”
刑部尚书方源说:“陛下,这等罪名加在一起,最起码也是斩立决。”
罗成说:“臣的一生都献给了大唐,如今奸臣当道,老臣虽然觉得冤屈,但也不会屈服,大丈夫何惧生死,请陛下赐臣一死。”
李松本来十分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听了罗成的话,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这次各位对罗将军多有不满,但除了通敌之外,其他罪名也不致死,而任大人也说了,通敌只是嫌疑,没有实据,那就念在罗将军以前的功劳上,押入天牢即可,秋后问斩朕看就不必了,不知三位尚书意下如何?”
任平生看了一眼杜无忧,发现杜无忧点了点头,于是对李松说:“陛下仁慈,臣等没有异议。”
李松想起孙然跟自己提过的意见,虽然没有用到秦王李重身上,但用在罗成身上,能保住他的一条命,对于李松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之前任平生和杜无忧两人商议时,本就没打算真的杀掉罗成,送进天牢已经是对自己没有威胁,而且利用了李松说话的漏洞,跟刑部的方源也打过了招呼。
两日后,李松接到了刑部的奏报,内容是审理罗成一案后,对于罗成的处罚。
最后写着罗成被判关在天牢十五年,这对于罗成的年纪来说,几乎就是关到死,此时李松也发现了自己之前说话不严谨的地方。
李松对面前的方源说:“方大人,罗将军年纪大了,而且曾在福州挡住北周大军,算是护住了先皇,就凭这点,应该能抵这次的过错吧。”
方源一脸微笑的回答:“有功就赏,有错必罚,我大唐一向如此,之前罗将军的功劳已经赏过了,现在有过错,当然要重重处罚,不过陛下既然这么说了,那就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