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老将罗成(2/4)
褚炎兼任兵部尚书,自然是第一个说的:“陛下,臣当年带兵之时,手下的一个副将名叫大勇,此人打仗十分勇猛,此次我军兵力稍弱与东魏,敌强我弱之时,正是需要这种勇猛的人率军冲锋,才有可能出奇制胜。”
李重立刻出来反驳:“陛下,褚大人说的这位叫大勇的人,臣也听说过,但与褚大人说的样子完全不同,实际上此人常年负责训练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兵,只是嗓门很大,给人一种非常勇猛的感觉,恕臣直言,此人做不得这领兵之人。”
李松知道,李重这么说,一定是有更好的人选:“那秦王觉得谁带兵合适?”
“回陛下,臣要推荐的人,陛下之前也见过,就是与臣一起征战南陈的魏乐迟,此人虽是在我身边不久,但智谋超群,此次我军兵力不如东魏,想要取胜,必须要用计谋取胜,因此臣推荐魏乐迟,望陛下考虑。”
“不用陛下考虑,我都觉得这个叫魏什么的不合适,此人乃是谋士,行军打仗,将军都是要带头冲锋的,此人也就在后面帮忙出出主意,领兵是万万不可。”
……
一连几个回合下来,李松听的都有些头疼了。
李松想起来最初孙然给他上课时讲过,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各国之间都没有战争,大唐也没有几个能力强的将军,后来是北周进攻大唐,先皇李青提出议和后,才暗地里积攒兵力。
好不容易机会到来,虽然名义上说的是一举攻下了北周,但战况惨烈,本来培养出来的好多有本事的将军,也在那一场战斗中为国捐躯了。
这也难怪先皇李青会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秦王李重带兵征战,只因为大唐根本没有几个能用的将领。
朝堂上争吵的火热之时,一个传话太监走进含元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