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番外一(改错字)(2/3)
那婆子没了忌讳,哭声便大起来了。
“姑奶奶,您是小少爷唯一一个能倚靠的长辈了。宁家没人了。剩下的那些都是混蛋。二夫人也不想连累你,但实在没办法了……”
在婆子的哭诉中,宋祯祯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婆子带来的那个孩子,是宁家二房的幼子,本来是要过继到大房的。但宁家出事了,爵位被旁支得了,她血缘上的亲爹和亲奶奶不知道干了什么,被皇家赐死,剩下的人被判了流放罪,周围的姻亲怕被连累,除了花钱找人送了一个农家孩子进牢里顶替外,一个敢养这小少爷的人都没有。
然后他们就把她想起来了。
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在耳边响起,宋祯祯听着,突然觉得十分可笑,既然觉得她也姓宁,为什么先前从来没想过她,一出事才想到她身上。
那婆子卡了一下,表情有些僵硬,接着才道:“家里这些年过得不好,也是不想连累您,驸马爷和大夫人才一直不敢来见您。”
她说着就继续哭道:“姑奶奶,咱们家小少爷就只剩下您一个亲人了。你是大驸马唯一的孩子。二夫人说了,他们要流放到西北去,余生怕是回不来了,小少爷是先前答应过要过继给大驸马的,若是您愿意,就把他当亲弟弟疼爱……”
宋祯祯看了一下一进屋就累倒在炕上的小男孩,那孩子眉眼间都是疲惫,不过片刻就睡得死死的,就连婆子说了这么多话都没把他吵醒。
婆子看到她的视线,还以为她心软了,便满是期待地指着炕上的几个木匣子,道:“这是二夫人送给姑奶奶的见面礼,以后只要姑奶奶能给小少爷一口吃的,便足够了。”
宋祯祯听完这些话,心里有些烦躁,她很想把这三人都赶出家门。因着他们过来,她养母、丈夫和儿子都被吓得躲到东厢去了。
但她却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把他们赶走,周围不少邻居都知道他们家来了客人,相公是要考秀才的人,要是让人知道他们家接待过犯人,以后被连累了怎么办。
她左右摇摆不定,听到婆子肚子叫了起来,就站起来道:“你先在这里坐着,我去厨下给你拿点吃的,这附近住的都是宋氏族人,你别到处乱走了。”
她才进厨房,三族婶便也匆匆掀帘子进来了。她方才在屋里发着呆,突然就想起族长家的老伯娘当时告诉过她的一些事情。
接着心里就咯噔起来了。她过继宋祯祯之后,宋祯祯手脚勤奋,烧饼摊子十分红火,前年她把宋祯祯嫁给自己娘家侄子,没两年就抱上外孙,等她再一求族长让侄子进了宋家族学,众人都说她侄子读书有悟性。
可这日子眼看着就要起来了,家里今日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她压低声音着急道:“闺女,你可不能在这时犯糊涂!”
想也知道那些人突然这么过来,肯定没有好事。
宋祯祯取了几个昨日卖剩下的烧饼放进篮子里,小声道:“娘,你去一趟族长大伯的家,把这件事告诉大伯,就说、就说宁家送了个孩子过来要我养。”
她说着就咬着唇,眼底都是方才在婆子面前、强行压抑住的泪光。
三族婶听到宋祯祯有决断,这才松了一口气,她看着闺女这般,正想安慰她,她侄子就进来了。
徐大宝手里抱着一个哭声震天的男娃娃,一直嚷嚷着要娘。
宋祯祯一看儿子哭成这样,满腔的伤心都变成心疼。她儿子今年四岁了,懂事得很,她平时跟着养母一块出摊不在家,也从来没哭成这样过。宋祯祯将儿子的袖子捋起,果不其然看到一个大大的牙印子。
徐大宝摸了摸脸,道:“我就是找个借口过来找你们。”
宋祯祯哄着孩子,瞪了他一眼。
三族婶就把宋祯祯方才说的,告诉侄子了。
徐大宝叹了一声,他就知道这娘俩肯定是想着把事情捅给胜大伯处理。他指了一下院子里孔武有力的男人,小声道:“我刚才一直看着呢,那人一直在盯着咱们,要是姑姑这会儿出去……”那人肯定会怀疑她出门的居心。
“那怎么办?”三族婶道。她一向严肃,这会儿着急起来,脸上两道法令纹更显深邃。
徐大宝出了个主意:“该咋办咋办,咱们再忍一晚。姑姑和娘子明日一早要出烧饼摊子,我也要到学里念书,咱们总不可能一直不出门,总有机会过去族长家的。”
三族婶和宋祯祯对视了一眼,也觉得徐大宝说得对。
婆子虽然吃了烧饼,可也一直留着心眼,宋祯祯安排她住进厢房,没一会儿她就把陪着他们一路过来的汉子也叫进来了。她把刚才屋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叹气道:“我怎么觉得这件事这么不靠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