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熕船(3/3)
“我重点考虑的是能否重创敌船,只有红夷炮有这样的威力。”罗虎道。
“我郑氏装备的千斤红夷炮也不少,但如此数目怕是一时给你配不齐,而且大熕船两舷的炮位是双层配备,放这么多千斤红夷炮,吃水线都要漫上底层那一排了。”
“那就底层是红夷炮,上层是佛朗基,这样还能发挥各自优势。”
郑森点点头,道:“可以,不过千斤红夷炮的造价比佛朗基要贵五百两,每船更换二十门,这样算下来,一艘大熕船的造价要三万两。”
罗虎咬咬牙,道:“三万就三万,再陪上水手和炮手,每船四百人,共计一千六百人,租期三个月,每人十两白银,战死、受伤给予抚恤金,可享受战利品分成。”
……
八月中旬,郑氏的五艘大熕船到达扬子江,停靠在龙江船厂前。这五艘战船有四艘要去登州作战,一艘要留在龙江船厂供工匠参考。
罗与路振飞、郑森等人一同登上战船,只见这艘战舰有四桅杆,船体狭长,高大的首尾建筑变得低矮,夹板的结构使得船体的内部空间更大,稳定性更好,也更适合航行。
在船体的上层是一排排的佛朗基小炮,一边十个,合计二十门。罗虎等人又来到底层,这里是一边十门的红夷炮。
按照盖伦船的结构性能,战舰上的重型火炮是安装在最底层甲板上的。
罗虎走近舷窗往外看,吃水线果然离自己很近了,这要是行驶起来,遇到大的风浪,又不得不打开舷窗战斗时,海水就会顺着舷窗倒灌进来,届时水手们就只能提着小桶开始手工排水了。
看着这两排千斤红夷炮,郑森兀自感慨:“要是两船接舷,十门红夷炮再加上上层的十门佛朗基,对方的船非得开花不可。在我大明的海疆上,这四艘战船怕是要鹤立鸡群了。”
罗虎笑了笑:看来郑森理解他的用意了。
大熕船要拉到海上试航、试炮,罗虎登上舰表,又查看了首尾的两樽重炮,并进行了试***准度、射程、威力不如自己从京城带走的那十门两千七百斤大炮,但性能尚可,远超一般火炮。
扬子江上有一艘不能使用的靶船,罗虎等人坐着大熕船来到江面上,随着一声令下,一边的舷炮开始喷射火舌,瞬间,那靶船被打得千疮百孔,木屑飞溅,船体倾斜,没过多久即沉入江底。
一艘三万两,罗虎咬咬牙,这钱得出啊,为国烧钱他不能吝啬,大不了,再去满清的老家抢钱。
索性,这次为了造船,刘有全带了不少银子过来,在经过黄秉元等龙江船厂的工匠检查后,罗虎付了款,然后准备出发去登州。
黄蜚没有忘记当日与罗虎相约共同作战的诺言,在接到路振飞通知后,他立即准备,除了少量战船留守外,他亲率一号福船五艘、二号福船十艘,以及各种船只合计二十多艘前往登州助战。
罗虎收到黄蜚的回信,心中感动不已,直接说了一句“好一个忠肝义胆的黄将军”。
翁之琪没有随军出征的打算,但也派了五艘一号福船和十条快船助战,也算够意思了。
罗虎没看错人,二人在历史上都为国捐躯,果然还是这样的将领靠得住。
现在罗虎有了各种战船近四十艘,他也算自信满满,除了留下一艘大熕船留下供龙江船厂的工匠做参考外,其余的全部随他出征。
……
醉枕风说
各位读者,本书是正经历史文。开头为了搞点噱头,感情戏过多,望多提意见。我比较喜欢写战争戏,主角思考从战略、战斗的角度挽大厦之将倾,请给我这个新手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