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游击战之神(2/3)
如今,被朝廷招安,当了大官,谁人不羡慕,谁人不尊敬?
自从六国复辟战争打响之后,他跟随着章邯屡立战功,这些战功加在一起,也不少了。
当初在巨野泽当山贼,最害怕的就是当地的县令县尉带兵来征讨。
如今,他的官职,已经不比巨野的县令地了。
想到这里,他还是有几分自豪。
......
和章邯在一起的时候,彭越还不敢太过分,一直循规蹈矩。
自从独自率军救援东海之后,他成了军中最高的长官,军队的秩序就该是变得有些魔幻了。
比如,他的部下们,不称呼彭越为将军,而称呼彭越为老大。
军中的大小将领,全都论资排辈,称作老二老三老四等等。
他们把袭击敌军称作下山做买卖。
这个彭越,活脱脱的把大秦正规军,带成了土匪。
不过,彭越的做些做法是有效的。
他本次接受的任务,本就十分的艰难。
这时间上,岂有奔袭千里敌占区而去救援的道理。
当初章邯的担心不无道理,这就是一次冒险。
执行这样的任务,自然不能使用平常的统军方法。
化整为零,乔正打扮,悄悄行军、避开敌军,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执行这样的任务,如果不给士兵们一些自主权的话,肯定会出事的。
最后,他们经过一路的艰难行军,顺利到达了东海郡,足见彭越这套是十分合适的。
......
到达东海郡之后,彭越将他的这种战法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可以无穷无尽的分裂,化身为许多小部队。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每一支小部队,都得到了充分的授权,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指挥系统,都能够dú • lì的完成作战任务。
所有的军队,都直接归彭越指挥控制,能够最清楚明确的执行彭越的任务,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扁平化管理体系。
他指挥军队,如臂使手,灵活多变。
正是依托这样的军事体系,彭越对军队的控制力空前加强,能够完成许多别人无法完成的作战任务。
他的军队总是散合有度,在敌人的后方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袭扰战争,最大限度的给敌人制造麻烦。
他们攻击的主要是敌人的后勤补给线,顺手消灭敌人的后勤或者辅助兵种。
对于敌人的主力,他们一直远远的避开,从来不去和他们决战。
这给楚军气的不行。
彭越的军队却乐在其中,看着士兵们截获的原本属于楚军的无数粮草辎重,彭越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不比做山大王抢的过瘾?”
彭越的这种战法,被后世称之为游击战。
他们总是选择深入敌后,通过高速的远东,寻找作战的时机,快速的分割聚合兵力,完成对敌人的打压。
战斗之后,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让敌人根本就找不到他们。
游击战的精髓,被后世一位战术大师归结为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种战法在当时无疑是领先世界的,这给楚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在彭越的威胁之下,他们不得不向后彻底,收缩战线,巩固后方。
据史书《彭越传》记载,当时彭越“常往来为秦游兵,击楚,绝其后粮。其军之行,乍动乍静,避实击虚,势无常定。”
在东海郡抗击楚军侵略的战斗中,彭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