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不在于此,而在于此(3/3)
张桦道:“下职就先去布置了。”
谢桐没有刚回上海时的恓惶,看来谢家是要大力扶持了。
可怜李彪还妄想来个下马威,恐怕等不到晚上,就得被谢家的杀手打成马蜂窝。
张桦暗暗想道:“搞了半天,我还是李彪的救命恩人。”
*******
在上海搞情报,茶馆是不能不去的地方。
这里鱼龙混杂,充斥着各方各面的人。
国党。
赤党。
英美法苏日……
但最多的还是三光模子,他们没事就在城里瞎转悠。
因为做事不择手段,一般人也不敢招惹。
所以三光模子消息最为灵通,真称得上无所不包。
“李爷的位子在这。”
茶馆跑堂的伙计毕恭毕敬的说道。
他麻利的擦拭了桌椅一番,又摆了一壶茶和几样点心。
入乡随俗,张桦也穿起长袍马褂,手里还玩着两个大铁球。
脸上带着一副圆溜溜的墨镜,活像个地主老财家的狗腿子。
他瘫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道:“再上一碗客茶(谁有消息谁来喝)。”
“先生要打听消息伐?”
不大会儿功夫,一个獐头鼠目的家伙靠过来。
寒暄几句后,那人说出切口。
“先生走的哪条路?
码头何方……
“水路行舟,旱地坐车(黑白都有关系)。
接李爷的班……”张桦也不含糊,直接对出一连串的黑话。
那人点了点头,小声道:“李爷今天金盆洗手,怎么失的风?”
张桦道:“一山不容二虎,他该歇歇了(我干掉了他)。”
那人拱手道:“强龙过江(外来的)?”
张桦拱手道:“虎归山、龙归海(自己人),今日拜码头,还请各位爷叔多多看顾。”
两人又说了几句切口,那人看张桦答得滴水不漏,也打消了心中的顾虑,笑道:“先生想听那方面的风。”
张桦拿出一张纸,上面写了好三个问题。
那人看了一眼,小声道:“先生要的信倒是不贵。”
张桦放下3个大洋,说道:“一点茶钱(好处费),还请笑纳。”
那人惊喜道:“先生好大的手笔,我立刻给你打听来。”
一般茶钱也就1块大洋,张桦一次给了3块,算得上是豪爽了。
而且那些消息无关紧要,随便问一下就知道结果。
十多分钟之后,那人走过来说道:“先生,这是您要的信。”
张桦扫了一眼内容,说道:“帮我告诉李爷码头上的人,从今以后就跟着小太爷混了。
不管他原来开多少,我都比他多上一成。”
那人笑道:“晓得啦,我这就把话送出去。”
张桦站起来,说道:“明天中午12点,我会来这里做馆,你们有消息只管送来。”
那人疑惑道:“中午?”
张桦不屑道:“小太爷打记事起就没吃过早饭(天天睡懒觉)。”
那人连忙答道:“晓得啦!”
源非墨说
遇难者的数量逐步增加,心里堵的难受。
悲同胞之所以悲。
愿天佑中华,天佑同胞。